母亲背儿上学堂.doc母亲背儿上学堂母亲背儿上学堂儿子8岁患病瘫痪后,吴祖兰便成了他的“双腿”。一路风雨,一路艰辛,她背了儿子16年,从小学一直到读完大学。母亲柔弱的肩膀,成为儿子最坚强的依靠。吴祖兰,从江县丙妹镇丙梅一村村民。她的儿子唐汉超在8岁那年患病瘫痪。从此,吴祖兰用瘦弱的肩膀,背起了儿子的未来。16年,5800多个日日夜夜,、体重100斤的吴祖兰,背着儿子读小学、读初屮、读高屮、读大学。儿子的路有多长,母亲的腿就走多远,这对“侗乡最美母子”,用坚强和爱,感动了每一个人。“妈妈,我还想读书”从江县丙妹镇丙梅一村位于都柳江畔,是一个有280余户人家的侗族山寨。村民吴祖兰和丈夫唐老想就生活在这块依山傍水的地方。他们养育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尽管日子过得很艰苦,但家中充满了欢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夏天,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唐汉超,感觉双脚无力,疼痛难忍,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这下可急坏了吴祖兰,赶紧带着儿子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唐汉超是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是打针吃药后,孩子的病仍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夫妻俩卖掉家里的猪、牛,又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借,凑足了一万元,带着儿子先后辗转凯里、贵阳、桂林等地,四处求医问药。经多方诊断,唐汉超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不能像同龄人那样奔跑跳跃,甚至连下地走路也做不到。“妈妈,我还想去学校读书。”从医院回来后,唐汉超一直盼望着能早点背着书包上学,他总是念叨,说自己的病耽误了学习。听到这话时,吴祖兰的泪水夺眶而出。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欠下了数万元债务,本來就十分清贫的家庭,此时更是雪上加霜。上有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下有三个幼小的孩子,一家人平吋只能吃点青菜就米饭度LL要供病屮的唐汉超读书,那是难上加难呀!望着儿子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吴祖兰心如刀绞,良久,她唸着泪水说:“好孩子,你站不起来,妈妈就是背,也要送你去上学!”为挣钱给儿子治病和读书,唐老想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他在江苏、福建、安徽等地的建筑工地辗转,靠做苦力为生,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的重担,全压在了吴祖兰身上。“不怕,有妈妈在”1997年,吴祖兰开始背着儿子上学。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她背着儿子,一步一个脚印,从没有摔过一跤,从没有迟到一次。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吴祖兰便翻身下床。她打开柴灶生火,开始烧水做饭,为全家人准备早餐。吃过早餐,她背起儿子赶到学校上课,然后又跑冋地里做农活。等到下午放学的时间一到,她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把儿子背回家……读小学的吋候,唐汉超的学校就在村里,上下学还比较方便。可是,到了初屮,学校建在30多米高的山坡上,从学校大门到教学楼要爬80多级台阶,这下可累坏了吴祖兰。一步、两步、三步……她一手托着儿子,一手攀着冰冷的石阶,一步一蹭地往上爬,汗水顺着脸颊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四周的陡坡让人头晕目眩。“超儿,不怕啊,有妈妈呢!”吴祖兰一边爬台阶,一边念叨着,这话不仅是宽慰儿子,也是在给自己打气。“兰妈妈每天大清早背孩子去上学,回来乂匆匆忙忙上坡做农活,家里家外•样也没有落下。”谈起吴祖兰,邻居唐奶爱眼圈湿润:“别说她,就是一个大男人常年这样也受不了,何况她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就这样,唐汉超在母亲的肩膀上,顺利地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2008年,他以505分的成绩被贵州大学预科班录取。拿到录取通
母亲背儿上学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