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知现象综述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所以至少可以制作几百万种色彩。色彩与眼睛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的耳朵一定要欣赏音乐一样,很难想象如果在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里,将会是什么样子?色彩能焕发出人们的情感,能描述人们的思想。色彩它除了要能展现人的心理外,它必须要是易于识别的,背景色被广泛运用在一系列的图形设计中,而且能在心理上引起大家的共鸣,或从该色彩联想到其他的东西。一个良好的背景平台,能够很好的展现在前景上的东西。一、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冷暧是人体本身的经验习惯赋予我们的一种感觉,绝不能用温度来衡量。“冷”和“暖”这两个词原是指温度的经验。如太阳、火本身的温度很高, 它们所射出的红橙色光有导热的功能, 使人的皮肤被照后有温暖感。像大海、远山、冰、雪等环境有吸热的功能, 这些地方的温度总是比较低, 有寒冷感。这些生活经验和印象的积累, 使视觉变成了触觉的先导, 只要一看到红橙色, 心里就会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 一看到蓝色, 就会觉得冰冷、凉爽。所以, 从色彩的心理学来考虑, 红橙色被定为最暖色, 绿蓝色被定为最冷色。它们在色立体上的位置分别被称为暖极、冷极,离暖极近的称暖色,像红、橙、黄等; 离冷极近的称冷色,像蓝绿、蓝紫等;绿和紫被称为冷暖的中性色。日本色彩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 将两个工作间分别涂成灰蓝色和红橙色, 两个工作间的客观温度条件即物理上的温度相同,劳动强度也一样。在冷色工作间工作的员工,于 59华氏度时感到冷, 而暖色工作间工作的员工, 当温度从 59 华氏度降低到 52 华氏度时, 仍然不觉得冷。从色彩的心理学来说,还有一组冷暖色,即白冷、黑暖的概念。当白色反射光线时,也同时反射热量, 黑色吸收光线时, 也同时吸收热量。因此黑色衣服使我们感觉暖和, 适于冬季、寒带;白色衣服使我们感觉凉爽、适于夏季、热带。不论冷色还是暖色, 加百后有冷感, 加黑后有暖感。在同一色相中也有冷色感与暖色干之别。冷暖感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如大红比玫瑰红暖, 但比朱红冷, 朱红又比红橙冷, 只有处于相对关系的红橙和绿蓝才是冷暖的极端。值得一提的是: 物理学上的色温与色彩的冷暖是有区别的, 色温越高色越冷, 色温越低色越暖, 如处在高温条件下的铁块, 400 ℃以下无色, 400 ℃-700 ℃为暗红色, 700 ℃-1000 ℃为鲜红色, 1000 ℃以上为白色。灯泡也一样,瓦数越低越发红,越高则越发白。二、色彩的空间感在平面上如想获得立方体的、有深度的空间感,一方面可通过透视原理,用对角线、重叠等方法来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彩度以及面积对比来充分体现。造成色彩空间感觉的因素主要是色的前进和后退。色彩中我们常把暖色称为前进色,冷色称为后退色。其原因是暖色比冷色长波长, 长波长的红光和短波长的蓝光通过眼睛水晶体时的折射率不同, 当蓝光在视网膜上成像时, 红光就只能在视网膜后成像。因此, 为使红光在视网膜上成像, 水晶体就要变厚一些, 把焦距缩短, 使成像位置前移。这样, 就使得相同距离内的红色感觉迫近, 蓝色感觉远去。从明度上看, 亮色有前
色彩心理——色彩与感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