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技术导论论文--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浅析.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技术导论论文--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浅析.doc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浅析摘要:转基因技术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在农作物增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作为一中安全性有待考证的新技术,对它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我国在去年为两种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颁发了安全证书。关于其安全性做了多方面试验。转基因技术同时也存在这潜在的威胁,印度已经无限期停止转基因茄子的种植许可。转基因技术不仅应用于增产增收上,人们要辩证的看待转基因技术。关键字:转基因安全性生态农药抗虫增产潜在威胁一、转基因技术的起源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动、,用以生产食品、。针对某一特定的性状,采取有针对行的基因措施,以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破坏的目的。1983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转基因烟草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匕其后,科学家们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探索和实验就没有停止过。转基因技术由于其能提高产量,减少农药等的用量而认为是对环境有好,转基因食品迅速普及。但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潜在威胁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一个新的科技的诞生总伴随着支持与批判两种声音。目前唯一公认的一条就是,转基因食品必须在商标中标明。二、我国发放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2009年10月,中国生物安全网公布«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其中批准了名为“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转基因抗虫水稻。这是世界上首次由国家承认转基因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3]o1994年,美国批准孟山都生物公司推广转基因大豆和番茄。此后,、甜菜等几种作物上。中国在杂交水稻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着实引起了一场风波。1、安全性试验这次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科研人员培育而成的,高抗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品系。此项研发工作始于1995年,1999年其成果通过农业部鉴定。经国家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合和农业部批准后,华中农大对此水稻品种进行了中间试验(1999-2000年),环境释放试验(2001-2002年),生产性实验(2003-2004年),和申请安全证书(2004-2009年)⑷。关于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冋题,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给出解释:此转基因水稻品系采用的是专一高效杀虫Bt蛋白,目前只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肠道上发现有该蛋白结合位点。因而该蛋白能选择性地杀死该类害虫。而人类肠道上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Bt蛋白来源于苏云金牙杆菌,安全使用Bt蛋白杀虫剂己有70年历史,安全种植抗虫棉等Bt作物已超过十年,目前没有过敏性反应报告⑸。有人担心长期食用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小鼠灌胃实验”的结论可供参考讨论:该实验按照大鼠体重,每千克用5克抗虫BT蛋白每天两次灌食。8天后,各组动物体重和脏器重量无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华恢1号”,要达到5克/千克(抗虫蛋白与体重的比率)的接受试验的剂量,体重60公斤的人需要吃120吨稻米。如果按照囹天吃500克稻米计算,一个成年人即使吃“华恢1号”转基因稻米657年也应该是安全的"。2007年,华中农大的转基因水稻进行了一次环境安全检测,主要是检测转基因水稻的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和

生物技术导论论文--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