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气组成与结构一、大气的组成大气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气(%——4%)%%%%二、大气的结构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少,集中了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对流层具有如下两个特点:。对流层的大气不能直接从太阳辐射中得到热能,但能从地面反射得到热能而使大气增温,因而靠近地面的大气温度高,远离地面的空气温度低。,与高空冷空气发生垂直方向的对流,构成了对流层空气的强烈对流运动,一旦大气中进入污染物,则能够得到扩散和稀释。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在对流层聚集,大气污染主要也是这一层发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2、平流层对流层顶至高度约50~55km处为平流层。平流层内空气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大气透明度好。平流层中存在着厚度为20km的臭氧层,且平流层的空气无垂直对流运动,主要是平流运动,一旦进入污染物则难于扩散。3、中间层平流层顶至高度85km处为中间层。由于该层的臭氧稀少,其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迅速降低,这种温度分布下高上低的特点,使得中间层空气再次出现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4、热成层热成层又称暖层,位于85~800km的高度之间。这一层空气更加稀薄,气体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因此又将其称为电离层。因此,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电离层能将地面发射的无线电波反射回地面,对全球的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意义。5、散逸层热成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为散逸层,也称为外层。该层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第二节大气污染及污染源一、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的概念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做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二、大气污染的分类1、:::涉及到比一个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广域污染:如西南地区的酸雨污染;:指跨国届乃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2、(煤烟型):发生在所使用煤碳为主,同时也使用石油的地区。①污染物:SO2、CO和颗粒物。②气象条件:低温、高湿度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一次污染物受阻,易在低空聚集、生成还原性烟雾。实例:“伦敦烟雾”(汽车尾气型):发生在使用石油燃料的地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企业。①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有CO、Hm;二次污染染物有O3,醛类、PAN等。②气象条件:光照强烈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度24-32℃,湿度<70%,沉降性逆温。③实例:1943年的洛杉机的光化学烟雾事件3、:主要污染物是由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构成的一次污染物,以及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硫酸盐类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造成这类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企业烟气排放,其次是家庭炉灶等取暖设备的烟气排放。:主要污染物来自汽车排气、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烯烃、链状烷烃、醇、羰基化合物等,以及他们在大气中形成的臭氧、各种自由基及其反应生成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
大气污染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