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
绪论
什么叫家禽?家禽就是那些经人类长期驯化豢养,在家养条件下,能正
常繁殖后代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鸟类,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鸡、
鸭、鹅、鸽子、鹌鹑等。它们种类繁多,遍布世界各地;羽毛斑斓驳杂,形
象千姿百态;用途极为广泛,饲养意义巨大。
家禽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报酬高,能在短时
间内生产大量的蛋肉产品。如肉用仔鸡,初生重约克,经过周的饲养,
体重可达千克或更多;一只体重为千克的蛋用鸡,年产蛋个,蛋
重以克计,总蛋重约为其体重的倍。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禽产品脂肪
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并富含维持生命和促进机体生长
发育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价格低廉,无疑是人类蛋白质食品的理想来
源,对于改变我国人民传统的膳食结构,提高民族的身体素质起着重大的作
用。
家禽的另一特点是个体小,占地少,增重快,周期短,除疾病之外,堪
称“活的机器”,便于批量饲养、规模生产。现在的养禽场,其饲养量少则
几万、十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有的甚至达到上千万。即使农家饲养
也以成千上万来计。目前,我国各地养禽专业户不断涌现,充分利用了农村
闲散劳力和剩余的粮食与农副产品,是广大农村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的副
业。
放眼世界,养禽业以其良好的趋势,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迅猛发展:
禽场工厂化、集约化:大规模集约经营管理,采用无窗鸡舍,密闭饲
养。人工创造小气候,舍内常年温暖如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给水、喂
料、集蛋、除粪、清洗、消毒等一系列昔日繁重的工序,皆为机械化和自动
化,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每间禽舍能容纳上万只家禽,
多的已达~ 万只。而饲养管理人员较之以往已显著减少。
生产专业化,经营联合化:国外养禽业从生产上看都已发展为专业化,
如育种场、孵化厂、蛋鸡场、肉鸡场、饲料工厂等,分别独立从事专业化生
产。在经营上组成联合企业的组织形式,统一领导,相互配合,以利在竞争
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养禽业的发展稳步进行。
品种杂交化、商品化: 年代以来,国外养禽是运用品系育种和品系
杂交方法,在生产上广泛使用具有强大生产力和高产、稳产与性能整齐的杂
交种。因而养禽业发达国家的育种公司,专门培养专门化蛋用、肉用杂交品
种或商用品系,并作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推销,很快普及全球,使品种杂交
化、商品化。
饲料科学化、全价化:自年代开始工厂化集约饲养,到年代世
界各国相继发展工厂化养禽业,数以万计的家禽,终身养在高度密集的禽舍
里之所以成为可能,主要是因为在家禽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基
础上,确定了各种类型的家禽对各种营养成分的最低需要量,从而能够科学
地配合全价营养的混合饲料,满足家禽健康生长和生产的需要。如今,各国
市场上都有专业化饲料公司生产的适应于各种类型家禽的全价商品饲料供
应。
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承前启后,任重道远,将来要在
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所以,今天了解一些家禽的
饲养管理技术,既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又扩大了视野,对于明天是大有
裨益的。
品种
品种一词,生活中人们常言,它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呢?在养禽学上,品
种是指一群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它们具有特殊的外型和大致相同的生产性
能。品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它的原产地或育成史、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以及
优缺点。品种是人类在生产斗争中长期辛勤培育的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
品种的形成
众所周知,家禽是由野禽驯化而成。据考古学和有关历史文物资料研究
推测,我国养禽业起源很早,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远在数千年前就已开始
驯养鸡、鸭、鹅了。
现在普遍认为,家鸡的祖先是红色原鸡。该鸡体型外貌、内部结构和生
活习性几乎与家鸡完全相似,只是娇小玲珑,羽毛鲜艳,翅大善飞;雄鸡啼
声宏亮,生性好斗。时至今日在我国云南、广东和海南岛等地,仍常可见它
们在村外寨旁与家鸡混群嬉戏觅食;或与家鸡杂交婚配;而夜晚仍要飞至树
桠上栖息。家鸭源自绿头鸭,它的故乡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广大地区。
雄鸭头羽辉绿,全身毛色鲜艳,翼羽镶嵌绿斑;雌鸭全身棕黄,杂有黑色斑
点,又称为大麻鸭。野鸭性喜群居,爱在水中游弋,而且特别耐寒,这些特
点在家鸭身上仍然保持着。鹅雁同宗,中国鹅可以上溯至一种鸿雁。中国的
西部是家鹅的驯化中心。千百年来,也许人们驯养的目的与其他家禽不同,
家鹅的变化较小,也就是说家鹅与它的野生原始类型之间,无论是在体态、
外型或
【自然科学类】中小学生农村教育知识文库养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