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临床观察作者:齐书英何振山崔俊玉杨丽彭育红李洁【摘要】目的比较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择符合条件的房扑/房颤患者共12例,按照纱物编号顺序依次入组,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静脉泵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房扑/房颤转复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血、尿指标。%(4/6),转复时间分别为20min>21min>。普罗帕酮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另有1例患者于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窦性停搏,最长R-,全天>。伊布利特组有2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短阵单型性室速(分别为2阵和15阵)。两组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化验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型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也较安全。【关键词】伊布利特;房扑;房颤伊布利特是-•种新近推出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1996年首次在美国上市[1],国内尚未上市,正处于H期临床试验总结阶段。本文系我院参加的由北京红惠制药集团组织的II期临床试验报告摘要。:①房扑/房颤持续时间l・5h〜90d;②年龄18〜75岁;③无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瓣膜病、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甲亢、肝肾功能损害等。共入选符合上述条件的房扑/房颤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1〜72岁,房扑/〜15d不等,其屮房扑/房颤持续时间在24h以内者5例,24h以上者7例。这些患者被随机分入伊布利特组及普罗帕酮组(各6例)。,伊布利特组丁lOmin内以静脉泵静注lmg伊布利特(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50ml),间隔lOmin后若房扑/房颤未转复,再于lOmin内以同样方法静注伊布利特lmgo普罗帕酮组则于lOmin内以相同方法静注普罗帕酮70mg,lOmin后若房扑/房颤未转复,再于lOmin内以同样方法静注普罗帕酮35mgo1・3观察项目用药前行心电图、血压监测至用药后4h;分别于用药前、第一次用纱后即刻、第一次用药后10min>>>2h、4h、24h查12导联心电图;用药前查心脏彩超;用药前即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h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等检验。;观察用药后24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4/6),6例中转复的4例患者,转复时间分别为20min、。房扑/房颤持续时间在24h以内的3例转复2例,持续时间在24h以上的3例转复2例。而普罗帕酮组无1例转复。(53岁女性)于第一次静注后即刻出现头晕、出汗、恶心、呕吐,血压降至80/40mmHg(用药前血压145/82mmHg),及时应用多巴胺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未再应用第二次药物。普罗帕酮组另有1例患者(62岁男性)于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2.
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