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
刘大椿主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第五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两种文化的分离与交融
科技活动中的社会契约
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第十三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重点问题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动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动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大系统,科技是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子系统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及互动作用。
第一,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最显著地表现在经济上。一方面,科技融入生产力诸要素,并入经济过程各环节,制约或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因素对科技也具有强大的反向作用,成为科技发展重要动力及物质条件,决定着科技发展进程。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第二,科技与政治具有强烈的互动作用。政治是社会力量的集中体现,它以强制手段规范着社会活动的行为,对当代科技发展具有突出的制约作用;同时,现代科技也高度影响着政治活动与政治发展。
第三,科技与法制具有互动性。法制是国家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也是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的重要手段,成为科技运行社会环境的重要部分;反过来,当代法制建设也深受科技影响,科技发展对法制的变化具有刺激作用。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第四,现代科技与军事的交互作用。现代科技的发展直接掀起了军事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也促成了新型作战思维的形成与作战方法的产生;同时,军事战争、武器的研制也强烈地刺激科技发展。
第五,现代科技与教育紧密联系和交互作用在一起。教育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通过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各类科技人才来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使教育目标和内容发生深刻变化,并在整体上推进教育发展。现代科技与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第六,科技与宗教文化长期交织、扭结和互相作用。科技与宗教相互孕育、相互冲突、相互促进。科技与宗教既相异和排斥,又相互促进。这种交织作用会随着历史发展起伏不断。
总之,由于现代科技广泛深入地渗透社会生活之中,科技与社会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间都发生着复杂的联系和互动,且互动的方式是多层面的,互动的机制是相互关联的、多样性的。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双向四面(正负)的作用方式
科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具体作用方式和机制是各不相同的。其基本的作用方式可归结为双向四面的活动。这就是说,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发生作用,社会各子系统也对科技系统发生作用。而且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同时,社会各子系统对科技系统也是既有正面的作用,又有负面的作用。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方式不仅是双向的,而且还要把握四个基本方面。每一个方向的作用都有正面与负面之分。人们常常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甚至没有意识到其他方面作用的存在。科学与宗教的互动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些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分析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作用时,至少要考虑到四个基本方面。在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方面我国曾提出“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多样性的互动机制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更具体的作用过程和状况,就是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问题。这种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的科学技术状况与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在不同角度的作用机制都会有所不同,需要历史地、具体地研究科技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间互动关系和机制。
一、科学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自然辩证法概论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从互动的内容来看,科技与社会在不同领域的互动方式有不同特色。科技与经济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与物质经济运行的关系上。科技作为一种潜在或直接的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带来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系统则向科技活动系统提供财金及物资设备支持。科技自身的状况不同,与社会各子系统互动机制也不相同。
从互动的源泉来看,科技与社会在不同状态的互动机制表现不同。科技决定论、社会建构论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不同状况下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动力源。
精品PPT课件--13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