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大合唱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河与《保卫黄河》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要与相关学科及姊妹艺术的结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设计本课。教学内容: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教学目的: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准备:1、PPT展示资料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三、      介绍《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第八乐章:《

黄河大合唱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0-04-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