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的民俗与旅游.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学苑音像出版社 丛书名:旅游知识书 名: 长白山下的民俗与旅游. 作 者: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1-1 ISBN 7-88050-471-0 中国分类法号:K89 定 价: 、长春,一座年轻的名城长春,还有一个名字叫“春城”,她是东北的春城。多么有勉力的称呼。她就像一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富饶的松辽平原之上。长春虽然是一座新兴的名城,但据考古发现,远在4万到7万年前,松花江及其支流饮马河、伊通河一带就有人类在此生存。到清代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朝廷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条文,这样,中原一带的流民大量涌入这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人口迁移,这就是俗称的“闯关东”。从此,这里的人口逐渐地多起来。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在这儿设立了统治机构——“厅”。因为当时伊通河畔有一个村落叫长春堡,故而名之为“长春厅”,并设了理事通判,从此人口不断增加,市面逐渐繁华起来。到1908年,日本人把手伸向这里并设立了“驻长春日本领事馆”。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政府改长春府为长春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长春,成立“地方自治委员会”,设置“长春市政府”,并于1932年3月1日,宣布伪满洲国成立,定长春为国都并改名为“新京”。直到1945年8月15日,长春才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挣脱出来,获得了新生。长春现管辖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5个县和朝阳、宽城、南关、二道河子及郊区5个区,面积为1888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人口为200万。长春的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天,风虽大但花草及时出土开放;夏季,阳光充沛,雨水均匀,气候宜人;秋季,干燥风凉;冬季,白雪厚厚地铺在地上,一望无垠??长春到处是辽金时代的古迹。伪满时盖的一些建筑,完好地仁立在市中心,打眼一看,这儿很像日本的东京或奈良。著名的斯大林大街两侧,高大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街口的石阶上,种植着一畦一畦的鲜花,满街筒子飘香。长春的“市花”是君子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培着这种来自宫廷的名花。这种花古朴庄重,花十分端庄艳丽,有一种古雅的美,是中国花卉中少见的一族。作为中国清朝的最末一个皇帝溥仪在此生活过的地方,今天他的寝宫和庭院已向游人开放,而且还有一系列的遗迹向人们介绍那段不平常的历史和岁月。长春是一座历尽磨难的文化部城,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的城市。这里有全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第一汽车制造厂;有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还有一些全国著名的大专院校和著名的文化剧种及土香土色的歌舞二人转。总之,只有亲自到这里来,你才能领略她的芳香和甜美。长春电影制片厂每当春季和夏季,人们来到美丽的南湖之滨,透过那旖旎多姿的湖光树影,会发现湖西不远处有一座坐落在绿树丛中的特殊工厂。这里,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却源源不断地生产着人民所喜爱的产品:没有直冲云霄的滚滚浓烟,却有各种各样的机器在不停地运转着??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神奇美妙的传说、故事;天上、地下、海底那变化多端、令人着迷的自然美色; 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矛盾、斗争都在这里奇异地演绎着、表现着。这是什么地方? 原来,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个以生产电影而闻名的艺术基地,从诞生以来,先后拍摄艺术片300 余部,纪录片、科教片数百部,译制片数百部,是我国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这里拍摄的影片,题材广泛,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 艺术上则是风格朴实,生活气息泌郁,演员表演纯朴。早期拍摄的《白毛女》、《赵一曼》、《刘胡兰》、《钢铁战士》、《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党的女儿》、《战火中的青春》、《英雄儿女》、《独立大队》、《兵临城下》、《吉鸿昌》、《甲午风云》等革命斗争和历史题材的影片,主题鲜明,内容深刻,成功地塑造了血肉丰满、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 成为向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那一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的优美和豪迈的歌声,多少年来为人们广为传唱,激发起多少人的豪情壮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冤家路宽》、《不该发生的故事》等农村题材的影片,格调清新、活泼、乡土气息浓郁,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芦笙恋歌》、《边寨烽火》、《达吉和她的父亲》、《刘三姐》、《五朵金花》等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风景秀丽、故事优美、基调活泼健康、风格独特,富有浓烈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色彩,使观众耳目一新。长春电影制片厂近年来拍摄的《小字辈》、《红牡丹》、《张铁匠的罗曼史》、《杜十娘》、《赤橙黄绿青蓝紫》、《人到中年》等影片, 也都各具特色,获得了中外观众的好评。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一大批优秀的导演、摄影师、美术
《长白山的民俗与旅游》.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