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6 月以前资料港口简介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 长江与东海交汇处, 北纬 31度 14分, 东经 121 度 39分。自然条件气象:气温: 年平均气温 ℃,1 月最低 ℃,7 月最高,平均 ℃。极端最高气温达 ℃,极端最低气温为- ℃,寒潮来时,夜间虽会有霜冻或结冰,但从未发生过港区水域冰冻情况。降水: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年最大为 1659 毫米,最小为 771 毫米。历年降水量≥ 毫米的日数为 天; ≥ 毫米的日数为 天; ≥ 毫米的日数为 天; ≥ 毫米的日数为 天。 6、7 月份为黄梅雨季,持续约 1 个月。降雪的日子不多,雪量不大, 有时终年无雪。风况: 全年以东南偏东风为最多, 东风及东南风次之, 11 月至次年 2 月多西北风, 4~8 月多东南风, 6~10 月会有台风及随风而来的暴雨。上海受台风影响或袭击主要在 7~9 月。 8月受台风影响时, 风力较强,9 月台风常与南下的冷空气结合, 以产生大暴雨。年平均风速 米/ 秒,最大风速 米/ 秒。雾况: 年平均雾日 天, 大多发生在 11、 12、1月, 一般在上午 10 时消散, 经日不散的大雾天极少出现。冰况:属全年不冻港。水文: 潮汐: 无论长江口和黄埔江均属正规半日潮型。黄浦江自吴淞口至淀山湖长 113 千米, 均受潮汐影响,涨潮时从吴淞口向黄浦江里涌进 千米,退潮时流入长江。农历每月初三和十八日左右为大潮, 初十和二十五为小潮。黄浦江各地水位特征数值不一, 最高高潮位越往里越小。潮流: 长江口外方具有回转性, 顺时针旋转。长江口南支南港在东经 122 度1 分以东仍为顺时针回旋流, 以西为往复流。黄浦江内潮流顺河道往复。通常黄浦江内水流平缓, 仅在陆家嘴附近因河道过于弯曲, 水流急时紊流。水流流速随季节而变化, 最大涨潮流速为 海里, 最大落潮流速为 海里。交通情况水运交通: 内河航道共有 225 条, 其中通往外省市的干线航道有 8条; 海上客、货运航线遍及沿海各主要港口, 其中客运航线可达大连、青岛、宁波、温州、海门、福州、厦门、广州等地。铁路交通: 上海港的交通发达便捷, 集疏运条件良好。铁路干线有津炉线和沪杭线, 港区的开平、北票、张华浜和军工路码头均有铁路专用线。公路交通:公路通过 204 、 312 、 318 、 320 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并与国内其他主要公路干线相通;与 204 国道相连接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 与 320 国道连接的莘松(莘庄到松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航空交通: 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 空中航线国内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 30 多个大中城市,国际航线可通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 10 多个主要城市。经济腹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集疏运交通,为上海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海与长江交汇处。以上海港为中心,北起连云港、南至温州港,西溯南京港,已形成了规模大、功能全、辐射广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在我国东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广义上看, 上海港及其相邻港口的吸引范围广及整个长江流域及陇海、浙赣铁路沿线地区, 这是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共有的腹地,对上海港来说,可谓第一层次的腹地。从狭义上分, 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省是上海港及其相邻港口交叉的腹地, 对上海港来说,可谓第二层次的腹地。上海港第三层次的腹地,也是直接的腹地,就是上海市。腹地处于我国南北的中部, 横跨东、中、西部三个地带, 是我国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地区。腹地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 加工能力大, 但矿藏资源少。这些省市的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 钢铁、石化、电力和纺织工业等都较发达, 无论是品种、质量或规模, 都在全国占有领先地位。但矿藏资源少,工业所需的燃料、原材料,大部分或全部要从区外或国外进口。第二, 沿江设厂, 充分利用水运资源。一大批大型骨干工厂, 如上钢、宝钢等都位于或基本上位于沿海沿江, 这对发展水运有利, 水运将在上述三个地带滚动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第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腹地内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五省一市的外贸出口金额都比上年增加。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上海港主要由分布在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宝山、张华浜、军工路、外高桥、共青、高阳、朱家门、民生、新华、复兴、开平、东昌等港区构成。目前,港区正逐步向南岸黄浦江畔扩展, 以缓解由于泊位拥挤造成的外籍船舶转靠南通港的局面。港区及泊位泊位规格(L/ D)m 装
上海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