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一念间辉县市实验学校赵香兰复习的课堂上,有孩子报告说:“老师,第一题有三个羞涩,两个健康!”我一看卷子,果然印重复了。就说:“划掉多余的,剩下一个就行。”不料竟而怨声载道。很多孩子大呼可惜:“我们都已经写上了!”继而一脸企盼地望着我。似乎在等我收回成命。我忽然不明白了,反诘道:“多写了两个怎么了?写上去再划掉很亏么?能有多亏?没有人再高声叫屈,但我心里明白:他们还是觉得亏得慌。第六题是一道阅读题。《读书让我长知识》第三小题让学生们就所阅读的短文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与前几道死答案的题全然不同得是:这道题无人应声。全班寂然。“谁来提一个问题?”我再次发问。回答我的依然是沉默。“一个提得出的问题都没有吗?”我心有不甘,期望有人会应声而起。沉默!连平常程度好的同学也茫然的望着我。我心里暗暗地叹息:“这才是他们的本质,不管我愿不愿意,无论我如何努力试图改变,他们已习惯做机器,变鸭子。填鸭子,填鸭子!如今不是强填的年代了,而是要求被填的年代!一股悲愤冰冻了我的期望。沉默良久,我试探着再问:是被那个“有价值”吓住了吗?别想太多,只管提一个问题,随便一个问题就行。试一试,没那么难的。仔细看看,字里行间都是问题呢!鼓动了一番,终于有人战战兢兢的举手了。满怀希望的挑起来,他语无伦次的表达着他的问题,我相信不单是我,就是他本人恐怕也不清楚他究竟想问什么?我挥挥手,他尴尬的坐下了。“第一问”竟然如此艰涩。望着更加沉默的学生,我只好亲作示范了:“第二自然段里作者说读书让他认识了八大行星,那八大行星究竟是哪八个?你们知道吗?”“不知道?不知道不就是问题吗?”锈死的螺丝不是一滴油就能解决的。稍作停顿,我再次打破沉默:“看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作者说书把他带到了许多美丽的地方,究竟是哪里呢?是桂林?是丽江?还是五彩池?书带他去的地方我们去过么?”“不知道。”“对呀,这又是一个问题。究竟是怎样个美丽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作者没有表述详细,也就是说,他留了许多问题给我们去猜、去想象,就看你会不会、能不能
成败一念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