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在在改变对命运的态度之前,不大可能改变命运。禅的意境是什么?就是懂得享受此时的幸福和快乐,将要发生的事情待发生时再说。自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些人,喜欢抱怨,常有不满:抱怨环境,抱怨生活,抱怨社会,抱怨人事。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不应该绝对地否定抱怨。比如对贪污腐败的抱怨,对贫富差距过大的抱怨,对环境污染的抱怨,对法制不建全的抱怨,等等。民众的某些抱怨是社会发展的正常压力。天才的政治家懂得如何引导民众的抱怨,把它变成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同样,在小一些的范围,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某种抱怨也会成为一种正面的力量。比如一般职员对公司管理混乱的抱怨,会提醒有关方面加强管理。但我在这里想讲的却是如何不抱怨,如何不发愁。有一则禅的小故事。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卖鞋,一个女儿卖伞。下雨的时候,老太太会牵挂卖鞋的女儿,觉得落雨天鞋不好卖,于是发愁。天晴了,老太太又牵挂卖伞的女儿,觉得天晴了伞又不好卖了,更加发愁。这样愁来愁去,时间长了,老太太身上就有了很多病。这一天,她去寺院请教一位禅师。禅师告诉老太太,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当下雨的时候,你就想一想卖伞的女儿。因为下雨天许多人去买伞,女儿的生意会好,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等到天晴了,你就想一想卖鞋的女儿。因为天晴的日子许多人要出门,卖鞋的生意会好,你就为卖鞋的女儿高兴。这样,无论天晴下雨,你每天都为一个女儿高兴,天天高兴,你的病自然也就没了。老太太得了这句话,从此以后每天高高兴兴地生活,身体真的渐渐好起来了。事情很简单,老太太的生活没有任何外在的变化。然而,当她的观念发生变化时,就由日日发愁变为日日高兴,原来使她悲哀的原因成为幸福的源泉。这就是禅的意境。真正的禅并不要求自欺欺人,它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人对待生活的新态度。还有一个禅的故事。一个人被老虎追赶,情急中攀上悬崖绝壁的一根枯藤。这时,老虎在下面咆啸,这个人紧紧抓住枯藤不敢松手。在万分紧急的时刻他猛然抬起头,看见悬崖上一只老鼠正在啃这根枯藤,已经啃了一大半,很快就会啃断。一旦枯藤被啃断,他一定会掉下去被老虎吃掉。那么,面对此种险境这个人是怎样反应的呢?他突然发现眼前的绝壁中有一颗鲜艳的草莓。这时,他忘了下面正在咆哮的老虎,忘了上面正在啃藤的老鼠,而是伸出一只手摘下那颗草莓放在嘴里。希望朋友们体会这个故事中包含的生活的真理。也许用不了多久,绳子就被老鼠咬断了。那时他掉下去可能会被老虎吃掉;当然,他还可能奋力和老虎拼搏,最终把老虎打死。然而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下一步的事情。在绳子未断之前的这段时间,他的所有发愁恐惧都是没有用处的额外支出。禅的意境是什么?就是懂得享受此时的幸福和快乐,将要发生的事情待发生时再说。生活也是这样,人们常常被一些额外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所困扰。人的许多累并不是纯粹的工作疲劳,而是工作之外的额外支出。比如写作,当然是件辛苦事,但写作之前一个人往往会想,这篇文章应当有怎样的主题,怎样既能契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又能达到精英水准,寄给编辑部能不能被采用。文章以外的种种考虑有时比写一篇文章更给人添累。那么,好的状态是什么呢?当你提笔写作时当然可以有种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