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工运信息第十二期 临海市总工会办公室编 2010年12月目录·强基础增活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临海市总工会启动送温暖行动·桃渚镇突出“四个注重”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简讯强基础增活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争先创优为载体,发挥工会职能,扎实推进“党建带工建”活动,围绕科学发展和稳定大局,努力建设“党政靠得住、企业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按照全总提出的“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的要求,探索新经济实体建会工作,拓宽农业合作社、农家乐等新兴产业的建会,使我市的工会组织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工会的作用进一步得以发挥;截止目前,我市已有基层工会数1776家,其中独立基层工会1645家,联合基层工会131家,基层工会涵盖单位3754家,工会会员数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扩面覆盖,夯实基础,致力推进工会组建工作我们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原则,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会,并把此项工作作为组建工作的主线。我们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进一步推动我市工会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乡镇总工会建设。按照“六好”要求,在条件成熟的白水洋、邵家渡等9个镇(街道)新建立了总工会,使在原来镇(街道)总工会只有6个的基础上,增加到15个,让工会的的组织建设进一步扩面、覆盖、健全,并做好建立后的后续服务工作。二是超额完成了组建任务。我们将今年建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道)工会和有关局(系统)工会。医化园新扩建工会12家,6月中旬,我们又召开全市组织建设推进会,鞭策先进,鼓励后进。各镇(街道)在组建时注重创新,如:大洋街道“1+N”区域化组建工会的模式,开了我市基层组建工会的先河,大洋街道总工会选树已建工会企业“1”为典型,让它做好“传经送宝”和“帮、带”作用,对区域内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进行培育“孵化”,逐步帮助其建立工会组织,使其成为“N”中的一员。全市基层工会建立女职工组织1361个,组建率达到100%,女职工组织达到规范化110家。全市工会新组建达到102家,职工入会数20800人,超额完成了台州市下达的指标任务。三是加强区域性职代会建设。召开了6个镇(街道)职代会,签订了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进一步扩大了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覆盖面。选好出席台州市工会第四届代表大会的56名代表。四是探索新经济实体的组建工作。随着三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壮大,但建会工作却没有同步进行,尚有相当多的职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把在三产服务企业组建工会作为今年组建的“新阵地”。为进一步抓好三产服务业的工会组建工作,扩大三产服务企业的工会组建面。我们与公安流动人口管理局一起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局工会,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工会,村(社区)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分会,从源头抓入会,重点抓好地域性规模上的餐饮、休闲、娱乐业等行业的组建工会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单建和联建的方法,今年共联建覆盖三产180家,目前已有3000多人从源头入会,成为三产服务业的工会会员。主要分布在古城、江南、大洋、大田、杜桥等镇(街道)。如:古城街道是我市三产行业的聚集区,辖区内各类三产行业分罗密布,为抓好该街道的三产服务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该街道在市总工会的组织协调下,主动到工商、税务、劳动、外来人口管理局等部门了解产业分布情况和人员结构情况,然后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对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进行广泛调研,通过同企业主的交流、找一线职工座谈、同相关部门衔接等方法,对全街道范围内的三产企业进行排摸、梳理,并集中企业主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向他们阐明企业建立工会的重要意义,并对试点单位进行了要求和布置,使相关单位提高了对建立工会组织的认识,增强了企业加入工会组织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我们还着手抓好民办非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重点落实民办医院和民办学校工会的组建。今年,我市共建新经济实体工会组织6家,发展会员440名。二、加强领导、源头参与、加快新经济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要求,在临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临海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去年、今年连续二年召开会议,探讨深化推进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一是抓培训,分版块,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我们根据工资集体协商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模式有三种: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和单个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今年着重提出方案,将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创建活动的基本标准和评选的必备条件
临海工运信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