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学生的择业观一、择业观的内涵:1、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过程。2、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它既是择业者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择业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表达。3、大学生择业观----是在校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如何选择职业这一实践活动的较稳定的认识、态度和基本的指导思想。二、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1、时代性⑴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服从国家分配⑵80年代中后期:发挥个人特长⑶90年代前期:就业求稳定⑷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找到最佳结合点⑸21世纪初至今:追求实利,关注自我发展传统价值观:做一颗螺丝钉,工作到退休。现代价值观:实现经济目标,成就理性动机。后现代价值观:实现个体幸福最大化,追求个体标准差异,不强调权威与大众标准。工作价值观整体趋向活出B样人生“特别能吃苦”,我做到了前四个字。2、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等。3、差异性差异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选择职业的出发点上。比如,大学生在设计自己的成才之路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或考研专攻学业,或考“托福”以向外谋求发展空间,或从政以争取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或经商以充实经济基础,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为民奉献热血青春等。三、当代大学生的落后择业观1、攀比心理2、盲目求高心理3、不平衡心理4、自卑心理5、自负心理6、依赖心理认知雷区大学生雇主职业选择优秀适合的投资时间成绩、经历能力努力成为复杂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能力提升短板提升发挥长板(印度近视)人际关系搞关系人脉很看重第一份薪水第一份工作(平台)有关职业的基本事实没有哪一种工作能够完全满足你所有的需要。所有工作都有其局限性和令人失望之处。你需要通过其它活动来平衡你的生活,才有可能感觉到丰富与完整。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形势都时常发生变化,甚至是急剧的变化。有的行业在目前可能充满了机会,但却会在数年内饱和。有关职业的基本事实
择业观与市场用人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