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执教者:孟祥义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咏柳》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提出问题:1、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2、 画面和诗句有何联系?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学生小组探讨,解决问题。小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揭题:《10、诗情画意》(二)新授1、先出示古诗《蚕妇》,请大家一起轻声地读一下这首古诗。思考:这首诗是写什么的?(提示:写景、写人、叙事、状物)出示范图,请学生说说是画中主要画了什么?这幅画的重点是诗中的哪些诗句?小结:写人古诗,以人物为主。2、分别出示古诗《竹石》、《早发白帝城》、《寻隐者不遇》、,请你来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什么?(写景、写人、叙事、状物)分析每幅配画作品的绘画重点。3、教师归纳:写人的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重点描绘。状物类的也是如此。话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过渡句: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把诗人所述的意境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十分美妙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不同的古诗配画作品。(课件出示)(三)发展阶段1、组织学生交流:老师知道我们五(二)班也有很多小诗迷,下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如果让你来为这首古诗配画,你会怎样来画?(引导学生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3、教师师范。老师很喜欢杨万里的一句名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此句为例,进行诗配画。4、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诗中的某一句配上图画,能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5、学生创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三、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四、课后拓展:可以尝试为校园文明标语、班级公约、小学生行为规范等配画。 《诗情画意》教学反思 授课人:孟祥义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形的诗。本节课内容体现了艺术之间的关联。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是语言凝炼的精华,用字不多,却寓意深远。授课
诗情画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