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科化学年级高一教学形式讲授教师梁晓红单位吴川一中课题名称氯气的性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氯气的性质”位于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本节课是由“氯气的生产原理”引入了氯气,介绍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与金属的化合、与非金属的化合等等),以及关于氯水的基础知识、漂白粉的漂白原理等,其中涉及到化合、分解等反应类型,还接触了可逆符号,这些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所在,尤其是关于氯水的知识,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困难;与此同时,教材还将氯气、氯水的实际生产应用紧紧的与每一个知识点相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氯气,也学习过像H2、CO2等这些气体,初步掌握了学习气体的一些基本方法,而在这节课前也刚学习了“氯碱工业”、“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这些都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本节内容是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而氯元素不仅仅是卤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也形成了最典型的非金属单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学习“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方法指导后面溴、碘单质,以及硫、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必修2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本节课中的反应还涉及到物质的化合价变化,这直接为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打好基础。总体来说,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闻、做来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金属、非金属的化合;与水的反应等等;3、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以及它的漂白作用,并了解漂白粉的漂白原理和制法;4、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5、了解氯气和氯水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2、通过指导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学会提取和加工信息的方法;3、通过将氯气与金属等的化合反应与氧气的燃烧反应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4、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氯气的毒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2、通过介绍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正面推动作用,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3、通过介绍氯气的广泛用途和它的毒性,让学生们明白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教育;4、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板书】氯气的性质【引入新课-PPT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水中主要元素之一的氯元素,还学习了它的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及它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法。不过氯气到底是个怎样的物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步步来好好认识一下氯气,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性质。【板书】一、物理性质【实物展示】从实验箱中取出一瓶事先收集的氯气置于讲台。【讲述-PPT2】首先,我们从氯气的物理性质开始认识它,这也是我们学习一种物质的一般步骤,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很多物质,都是从物理性质开始的。那么,同学们对照老师已经列好的性质表格,仔细观察一下氯气,说说你们就通过观察,可以得到它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回答】……(配合着学生
氯气教学设计(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