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质环境与健康.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质环境和土壤概述宏量元素(11种)﹪:碳、氢、氧、氮、硫、磷、钠、钾、钙、镁、氯。微量元素<﹪:铁、铜、锌、锰、钴、铬、钼、钒、镍、锡、碘、硒、氟、硅、砷、汞、镉、铅、铝、锶、锂、锗、铊、钡、硼一、地方病的分类地方病: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化学性地方病地方病生物性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化学性地方病)(geo-chemicaldisease):是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造成地球上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不足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元素缺乏性地方病(如碘缺乏病)和元素中毒性地方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地方性铜中毒等)。生物性地方病: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如鼠疫、布鲁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二、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发生生物源性地方病的地区称为地方病疫区,发生化学元素性地方病的地区称为地方病病区,两者的基本特征相同。1、地方病病(疫)区内,该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显著高于非地方病病(疫)区,或在非地方病病(疫)区内无该病发生。2、地方病病(疫)区的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引起该种地方病的自然因素。3、健康人进入地方病病(疫)区,同样有患该病的可能,属于危险人群。4、从地方病病(疫)区迁出的健康者(潜伏者除外)不会再患该种地方病,迁出的患者其症状也不再加重,并可能逐渐减轻甚至痊愈。5、地方病病(疫)区内的某些易感动物也可罹患某种地方病。6、根除某种地方病病(疫)区自然环境中的致病因子,地方病病(疫)区可转变为健康化地区。三、地方病的危害地方病是一类分布广、病种多、危害程度大的疾病。1、地方病的致贫作用在国务院公布的592个贫困县中,有一种以上地方病的县就有581个占98%。这些地方贫与病互为因果,形成了越穷越病、越病越穷、贫病交加的恶性循环。2、严重摧残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浪费。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现状70年代以来被列为我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菌病等7种。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程度不同的碘缺乏对机体不同发育时间所造成的损害,包括缺碘地区出现的胎儿早产、死胎、先天畸形、亚临床型克汀病、单纯聋哑、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症状为呆、小、聋、哑、瘫。现状: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球有118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克汀病人1120万以上,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目前,,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碘缺乏病的病因缺碘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1、环境因素2、膳食因素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其中60%来自植物性食品,32%来自动物性食品,4%来自水,4%来自空气。各种食品中以海产品含碘量最高。不合理的膳食与碘缺乏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低蛋白低热量膳食可以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的完成。食物中的钙亦可妨碍碘的吸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碘缺乏病是以碘缺乏为主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

地质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748 KB
  • 时间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