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诗经》的讽刺艺术.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诗经》的讽刺艺术.doc浅析《诗经》的讽刺艺术浅析《诗经》的讽刺艺术摘耍: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表现出作者的爱憎褒贬。《诗经》屮有些诗歌的作者在其作品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美刺”态度。《诗经》中的讽刺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反诘、夸张、对比、摹状等修辞方法,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构成了《诗经》讽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教化作用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文学;诗经;讽刺艺术 作者简介:乌梅花(1971-),女,辽宁,高校讲师,硕士学位。就职于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图分类号h1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 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睛雨表,但它从来都不只是消极、机械地反映社会生活,而是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作者对所描写的人或事物的认识、态度和评价,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爱憎褒贬。正因如此,民族文学一经产生,便会渗透到民族生活、习俗和意识的各个方面,又反过来成为民族文化的引人瞩目的表征物和聚焦点。在这方而,讽刺文学尤为突出地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而《诗经》中的讽刺诗,即那些多出自劳动人民和社会中下层士人之手的以各种嘲讽的态度和手法描述被否定事物的诗篇,堪称为我国讽刺文学的源头。 《诗经》多为言志抒怀之作,“言志”则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就是“美”与“刺”。“美”是颂美,“刺”是讽刺。《诗经》中有些诗歌的作者在其作品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美刺”态度。如《大雅・松高》末章说:“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❷民》末章说:“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两诗是尹吉甫分别赠给周宣王母舅申伯和宣王大臣仲山甫,颂扬其功德的作品,作者将写作意图明白地写入诗中,从中可看出把诗用于“美”的自觉意识。然而《诗经》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较多的倒是以诗为“刺”的所谓“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作品。一些诗篇的作者在其作品中直接地道出了写诗就是为了达到讽刺目的的主观情志,女口:“夫也不良,歌以讯之。”(《陈风•墓门》);“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诗经》中的“刺诗”,实际上因内容、形式、艺术风格和作者层次的差异,形成了各有本质特征的两大部分,这就是以规谏讽谕为主调的贵族阶级的政治批判诗和民间诗歌中的无情揭露腐朽落后事物或现象的辛辣的讽刺诗。《诗经》的讽刺艺术主要不是体现在各级贵族文人创作的慷慨激昂的政治批判诗上,因为这些作品多是长篇巨制,侧重于直言不讳地剖析义理,敢于犯颜强谏,针眨时弊;语匀整饬,词藻典雅,音节呆板,缺乏讽刺艺术的辛辣而婉转的风格。这也就是说,《诗经》的讽刺艺术主要还是体现于民间诗人创作的颇有独特之处的讽刺诗中。 《诗经》中的讽刺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反诘、夸张、对比、摹状等修辞方法,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这构成了《诗经》讽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诗经》中比喻运用得极多,用比喻来尽力丑化嘲弄讽刺对象的作品,更将这种修辞方法运用得十分纯熟。如《魏凤•硕鼠》,就是自始至终将所痛恨厌憎的剥削者比作害人的大老鼠。诗人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比附,而是进…步把作为剥削者的人的社会性施于作为喻体的动物,写它只是一味攫取,秉性贪婪,“莫我肯顾”,“莫我肯徳”,“莫我肯劳”O经过这样的艺术处理,唤起读者感情上的憎恶,并在欣赏屮将大老鼠与剥削者的形象融汇为一,体味出诗人无

浅析《诗经》的讽刺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20-04-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