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运用加一加、组词、分析字形等方法认识“古、诗、首、”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处、知、忙”6个生字,重点指导“多”和“处”的结构,注意“忄”的笔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意境。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上学至今,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诵其中的一首吗?2、学生背诵。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积累了那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首古诗。4、板书课题:古诗两首5、学习生字:古诗首媒体出示:田字格里的“古”(点击“竖”变红,提醒第二笔是“竖”,书写时略微有点斜。)师田字格里范写,生描红、临写。二、学习《春晓》(一)出示整首诗,读通。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待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设计意图: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3、指名背诵。4、认记汉字。春眠处处闻啼鸟(二)理解感悟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2、读读第一句。出示“眠”,怎么记?(加一加、组词、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3、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教学,顺学而导。)4、交流讨论学习。(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出示:处——外。(这对双胞胎兄弟你该如何区分呢?)“处”还可以组什么词?(到处)“处处”就是“到处”的意思。“闻”字该怎么记呢?加一加。中间的为什么有个“耳”?噢,门里面的耳朵都听见了,原来在古代“闻”是“听”的意思。(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三)吟诵。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2、朗读全诗,背诵。(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插图,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六、指导书写1、媒体出示:“声”、“多”、“处”、“知”四个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1)“声”上为“士”,写时注意上横长下横短。(2)“多”字上下相同,但要注意上小下大,同时注意两“夕”的位置为“上下”,出示上下没对齐的“多”字让学生发现问题。(3)“处”字为半包围结构,写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将捺写得长,把“卜”字牢牢包在里面。(4)“知”字写时注意右边的“口”要略微偏下一些。(设计意图:在写字环节中,先指引学生说说所写字的特点,再通过老师的范写和提醒,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字的要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2、背诵《春晓》。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组词帮助解题。二、学习《村居》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醉春烟散学忙儿童(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
4、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