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样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怎样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一、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1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有很多孩子内心的不幸福感来自于长久而艰苦的学习,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认准了只有学习才有出路的家长,就会在学习问题上感到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感,也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孩子在上学的早期就形成了这种印象,孩子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不愉快的事件和感觉,积累下来,不喜欢学习的印象就深刻在孩子的心灵中。即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或并不感觉到痛苦,但是他的意识还是认为自己不喜欢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人就会非常担心,有了担心之后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    一、更加使劲地逼孩子学习,结果使得孩子更加厌烦和抗拒。    二、带着理想的放松心态干脆撒手不管,以为这样孩子就会获得幸福,最终使孩子由于没有获得成人的有效帮助出现了与同伴进行比较时所产生的自卑感。使孩子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习或不需要学习。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探索教育反思教育的热潮,随着大量的国际先进国家教育理念的引进,很多家长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在抛弃已有的不良教育传统以后,不断地摸索实践着新的教育理念。这给国内的家庭教育者带来了新的空气,也给孩子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有一些家长在读了有关给孩子自由的理论后,就会完全放养孩子,当孩子进入人群后遇到冲突,家长却显得迷茫和不知所措,进而开始怀疑自己接受的理念是不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家长,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又不敢放弃旧的理念,自己在矛盾冲突中挣扎,也感到非常痛苦和迷茫。    其实,帮助孩子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所谓帮助孩子,就不是不管孩子,帮助本身蕴含着引领和训练的意味。如,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时,家长的反应对孩子将来的行为中是更多的反社会行为还是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当孩子在家长的面前表现出一个反社会行为时,家长是表示生气、惩罚还是没有表示,或者严厉制止,其结果会完全不同。所以孩子是需要帮助的。帮助孩子的人自己也会获得成长的快乐。    我们将适合孩子的真正能让孩子幸福成长的方式叫做成熟的教育,将能够使孩子发展出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内在能力的教育叫做建构性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口号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让穿鞋的人感到舒适。舒适的先决条件就是鞋子适合于脚。对于教育来说,只要适合于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    孩子要用十几到二十年来学习,如果学习使他们痛苦,那么在一日里,他们至少要痛苦8至12个小时,在一个月里,他们要痛苦22天到30天,在一年里他们要痛苦200多天到300多天。人对于痛苦的承受是有限的,超过了极限,人内心中快乐的法则就会启动,这个法则启动之后,人就会没有理性地逆反和抗拒,如果说人在生存中需要终身学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如何能适应生存?所以教育者和家长只有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实际上,人是一个热爱成长的动物,成长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幸福感。     怎样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正与皇帝谈佛论道,旁边的宰相忍不住了,他说大师,什么是“无明”呢?禅师露出一脸不屑的神色说:像你这种人还配得上问这样高深的问题?一句话,气得宰相浑身发抖,但碍于皇帝的情面又不能发作。这时候,禅师一下子温

怎样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