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汉字的魅力教学内容:汉字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承载的信息; 2. 体会汉字的会意性和表意性的特点; 3. 认知图片上文字并输入。教学重点:通过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形与意。教学难点:让学生真实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信息。教学准备:极域多媒体教室软件、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2. 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3. 我国的印刷技术是怎么发明,发展的你知道吗? 4. 展示课件:书法作品引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从形成到现在,经历数千年, 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体验的行列。说一说汉字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吸引着这么多人参与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队伍中呢? 5.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补充。总结:究其原因,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潜藏在汉字中厚重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逐渐被人们认识,促使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参与学习和使用汉字。 6. 课件显示课题:汉字的魅力二、新授活动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1. 提出问题:汉字字形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2.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导语部分”的内容, 观察开阔视野“马” 2 字变化的图片,从中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字体变化的情况。 3.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教材之外其他汉字的字形变化情况。 4.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5. 总结: (1) 汉字按出现时间的先后,历经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的时代。(2) 甲骨文是用刀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它是现在使用的汉字的雏形。(3) 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作品,主要是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活动二:输入汉字,体会汉字的会意性、表意性。(一) 、看字帖,输入认识的汉字 1. 引言: 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 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虽古老,却充满活力,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你认识这些汉字吗? 2.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图 1—2 、图 1-3 ,认一认字帖中的汉字并输入。(二) 、边输入汉字,边体会汉字的会意性。 1. 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 P3 并输入汉字。 2. 说一说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你也能列举出类似的汉字吗? 3. 总结: 前一部分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字合并成一个新字, 后一部分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字合并成一个新的字,由这种方法组成的字称为会意字,如“休”字,是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累了解到靠在树边休息;“尖”字是由“小”和“大”组成,上小下大就表示尖。(三) 、比一比两个汉字的结构,输入汉字。 1. 引导学生读一读 P4 汉字,认一认左右两个汉字的结构并输入。 2.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些汉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3. 教师进行总结。(四) 、看图,输入汉字 3 1. 引导学生回顾:用哪些动物表示十二生肖? 2. 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 P4图 1-4 ,辨认这些图案代表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3. 输入十二生肖名称。活动三:创新实践 1、引导学生认一认教材 P5 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并输入, 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表意性。 2、引导学生看一看 P5图 1-5 字、词创意图, 认知这些图表示的汉字并输入。 3、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的创意图会出现在什么场合,在学习、生活中还看到类似的创意图吗?它代表什么? 4、课件展示:出示谜面,引导学生读一读,交流、讨论每一个谜面代表的谜底的字并输入这些谜底字。三、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补充学生的观点并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2、汉字在电脑中原来是这样表示的教学内容:汉字在电脑上的输入和表示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输入电脑的不同途径; 2 、体验汉字在电脑中的点阵表示;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输入法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教学难点:了解汉字在点阵表示中的编码规律教学准备:极域多媒体教室软件、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用电脑处理汉字是我们日常学习和办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课本“开阔视野”我们可以看到电脑处理汉字经过几个环节 4 呢? 1 、先在电脑上输入汉字; 2 、再将电脑处理存储在电脑上的文字; 3 、最后再输出处理好的汉字。现在我们要先来了解如何在电脑上输入汉字,出示课题。二、新授【探究活动】:了解汉字输入电脑的途径看看书: 1 、提出问题:你知道汉字输入电脑的途径有哪些呢? 2、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内容, 观察课本上的图示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认识来说一说。 3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4 、总结: (1) 通过汉字编码来输入汉字,借助键盘来输入电脑。(2) 通过手写和扫描输入汉字,借用手写板和扫描仪等来输入电脑。(3) 通过语音输入汉字,通过
四年级上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