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赏析《石灰吟》《墨梅》石灰吟——(明)于谦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石灰吟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于谦:1394-1453,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进士。宣德时,官至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大理寺少卿。代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加少保。英宗复辟,被害。有《于忠肃集》。《石灰吟》是我国明朝时期的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该作品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闻名遐迩,脍炙人口石灰吟(明)于谦千锤(chuí)万击/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读出诗的节奏,声音洪亮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锤:捶打,敲击。千、万:指撞击次数多。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击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它们把烈火焚烧自己当作平常普通的事,因而坦然镇静。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锤若等闲(衬托石灰的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骨碎身化成粉末我也毫不惧怕,因为我要把自己的清白纯洁留在人间。经过千锤万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又要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炼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求清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全诗大意石灰的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山老林。然后,将我与焦炭混合在一起,放在高达1500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的我,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已经浑身雪白,白得十分耀眼,轻轻一捏,就容易破碎。人们还要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古诗两首赏析《石灰吟》《墨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