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小海镇农业服务中心冷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 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 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 使猪体抵抗力降低, 可引起巴氏杆菌大量繁殖, 毒力增强而发病, 如不及时控制, 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猪瘟病毒是一种小 RNA 病毒属披盖病毒科温病毒属, 病毒对腐败较为敏感, 在尸体、血液、内脏、及粪便内的病毒, 腐败后 2-3 天就失去病毒, 本病只限于猪其他动物不会感染,传染来源是由粪便、尿、其他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自然感染的门户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 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也会感染。本病的发生不伦季节、猪只年龄、品种、性别均易发病切病死率极高。症状:潜伏期一般 5-7 天,短的 2天,长的达 21天, 病初食欲减退, 体温上升到 41-42 ℃, 精神沉郁, 发生结膜炎, 农村通常说眼睛长眼屎, 眼睑肿胀, 眼屎带脓性, 初便秘后下痢, 步样踉跄, 像吃酒醉了一样, 有起立困难或者不能起立的等后肢麻痹症状以及四肢痉挛或游泳运动等神经症状。有时可见呕吐和咳嗽, 腹泻是粪便黄色或者黄绿色, 味恶臭, 尿减少变浓, 有时有血, 在体表特别是耳朵、颈部、下腹部、臀部、后肢、股内侧发生充血型斑点, 指压不退色, 怀孕母猪会流产, 可以并发细菌性肺炎有呼吸困难症状。猪肺疫:由 Fg、 F0 型菌引起, 呈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过程。属于呼吸道疾病, 常与猪瘟、猪喘气病混合或者激发感染。最急性:呈败血症,有的未见症状就死亡,有的体温升高到 41-42 ℃, 食欲废绝, 全身衰弱, 颈部咽喉部位红肿、发热、坚硬甚至延长至耳根、前胸, 所以农村又叫肿大脖子病, 呼吸困难, 犬坐喘鸣, 口鼻流沫, 粘膜发绀,耳、腹部、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但是指压退色。最终窒息死亡,病程 1-2 天,病死率 100 ﹪。急性:很常见,除有败血症状外,还有急性胸膜炎症状, 所以叫猪肺疫。开始痉挛性干咳, 鼻液粘稠且带有血液, 后为痛性湿咳, 有啰音, 初便秘后腹泻, 后期皮肤瘀血有小出血斑点。病程 4-8 天。慢性:主要是肺炎症状或者慢性胃肠炎症状。咳嗽六鼻涕, 呼吸困难, 胸部敏感, 逛街肿胀, 食欲不振, 泻痢消瘦,衰竭死亡,病程 14 天左右,病死率 60-70 ﹪。发病情况: 2009 年扶贫办能繁母猪养殖项目在小海镇银光、小海、响水三个村实施,从威宁县中水镇购进了 840 头仔猪,体重约 2 0kg ~2 5kg ,买来后第 3 天, 银光有 38头发病、小海有 45 头发病、响水有 56 头发病, 逐渐发展到 200 头猪,并死亡 38 头,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大剂量磺胺等药物治疗, 不见好转, 反而有死亡现象, 临床症状大致如下, 高温达到 41-4 2 摄氏度、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有的食欲废绝、精神委靡不振、喜钻草窝怕冷、在腹部、四肢、颈部、特别是腹股沟处的皮肤有充血斑点, 用手使劲压不退色。我们兽医站有人怀疑为猪瘟, 有人怀疑为猪肺疫, 开始我也拿捏不准, 因为这两个病很相似。后来通过药物诊断治疗初诊是混合感染。改善原来
仔猪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