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浅论阿Q艺术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题目:浅论阿Q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心论点:论阿Q艺术形象的塑造绪论:《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阿Q这个典型的产生,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来,阿Q已几乎成为我国家喻户的人物,对我国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阿Q正传》的突出成就在于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形象。阿Q的艺术魅力在于性格的鲜明性、复杂性以及丰富的性格内涵。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主要通过作者介绍、人物行动和心理透视这三种艺术手段,把阿Q勤劳、质朴、愚蠢、可笑而又可悲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于精神胜利法的刻画,赋予了阿Q性格以血肉的深度,成功的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分析作者塑造阿Q形象所依仗的三种艺术手段,无疑是对《阿Q正传》,对阿Q形象最好的解读。1、作者介绍2、人物行动3、心理透视本论:1、作者通过叙述的方法告诉了我们阿Q所处的地位,交代了阿Q性格逐渐扭曲的发展过程。夹叙夹议、纵横捭阖、谈笑风生,因此文势活泼、别具魅力。(1)阿Q的“行状”——阿Q是强权者的奴隶,是个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2)阿Q的“自尊”——阿Q用虚妄的自负来自欺自卑(3)阿Q的“雷区”——(对于癞的忌讳)一个很没出息的弱者在步步失败的情况下精神愈来愈扭曲的发展过程2、作者让阿Q在行动中,在与别人的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的火花。(1)要面子和不要脸因为面子问题与王胡和假洋鬼子打架,最终吃了亏,后来又以小尼姑出气。体现了阿Q性格当中畏强凌弱的一方面。自己的不争气不觉悟,再加上统治阶级的迫害,必然使他走上行窃之路。(2)真痴和假呆认为小D是他产生生计问题的根本谓之“真痴”。偷萝卜被抓后的无赖相称之为“假呆”。体现了阿Q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的双重性格。(3)正经的滑稽为向吴妈求爱而说出的一句“我要和你困觉。”此前的阿Q的思想是样样合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大防的,颇有卫道者的气概。此前阿Q坦白的可爱,竟忽的把自己的性欲求用那么一种赤裸裸的言辞表达出来,体现了阿Q既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的双重性格。3、通过对阿Q十分准确、入木三分的心理透视,赋予阿Q性格以血肉和深度。(1)女人,女人!反映了阿Q扭了小尼姑面夹后的心态。由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的毒害,让他满脑子都是封建道德。而他又处处留心想“引诱男人的女人”,又说明他虚伪的封建道德思想。最终在他对爱情正当追求过后,造成了他恋爱的悲剧。(2)革命“畅想曲”阿Q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报复欺负过他的人,就是获取金钱和女人的一种手段。映了小农民阶级的狭隘的革命观。(3)生命尽头的遐想阿Q直到临死之前还在在乎自己的圈没有画圆,自己没有唱出几句戏文,并且认为人生大约本来有时未免要被杀头的。体现了他麻木愚蠢的人生观。这是他“精神胜利”的最高体现结论:综上所述,鲁迅的《阿Q正传》具有无可争议的艺术性,通过作者介绍、人物行动和心理透视三种艺术手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力求在精神上获得胜利,在幻觉中得到满足,一个有血有肉,一个能深刻反映出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的艺术形象,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

3、浅论阿Q艺术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