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焦虑]自甘堕落的“天使” 一、基本情况 小芝,初三女孩,文文静静的,很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妈妈是自己的数学班主任。因为妈妈一直都是带毕业班,所以工作压力也是比较大,回到家已经很累了,除了叮嘱小芝赶紧学习,母女俩似乎就没有太多其他的话题了。小芝反而和父亲的关系好一些,妈妈情绪化发脾气的时候,都是爸爸在中间拦着。夫妻俩也经常因为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致发生争执,最后通常都是爸爸说不过妈妈妥协了。小芝从小学习一向很好,几乎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只是一升初三小芝就开始出“状况”,肠胃经常不舒服,而请假在家休息。妈妈是自己的班主任,觉得这样对别的同学影响特别不好,而且也影响小芝自己的学习,后来就不允许小芝请假。小芝因为这个事跟妈妈大吵了一顿之后,就彻底不去上学了,每天在家吃了睡,睡醒了看电视,看累了接着睡。妈妈觉得特别不能接受小芝的突如其来的变化。说这孩子从小一向很乖,学习非常用功和自觉,上了初三压力肯定大,但是谁都一样,凭什么其他学生都能挺过来,自己孩子反而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呢?妈妈看到小芝现在自甘堕落的样子,特别伤心。更伤心的是孩子爸爸也跟自己冷战,站在女儿那一边,觉得孩子身体难受不上就不上,而且女儿之所以反差那么大都是妈妈逼出来的。妈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故全家前来咨询。 二、问题分析 1、考试焦虑 小芝的性格比较内向,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细致认真,讲究条理性,特别注重时间和计划安排,本来是优点,但是过分的追求完美,对己严格,对人严苛。而这些性格特质跟妈妈特别像。妈妈教初三年级数学,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迫于学校领导对中考班主任的指标,自身工作压力也很大,遇到一点刺激很容易产生过度情绪化的反应。 妈妈也是一个十分追求完美的人,很重视自己的工作,每年自己带的毕业班都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但是妈妈回到家对女儿的关心则少得可怜,几乎没有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妈妈总是把在学校里老师的角色身份不自觉的搬回到家里,对女儿依旧是一个严格的班主任的态度,即便女儿考得很好,妈妈担心孩子会骄傲,也几乎不表扬,都是随口一句“差的那几分怎么丢的?你自己得好好总结一下啊!”之类的言语。因此,妈妈自身的性格特质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影响了女儿,造就了小芝今天的个性特征。 在这种性格基础下的孩子,极易产生强迫性的思维,小芝一开始脑袋里面总是不自觉的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上课的时候越来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导致听课效率严重下降;考试的时候脑袋里面更是浮想联翩,慢慢的大脑一片空白,手脚冰凉,肠胃痉挛,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回到家被妈妈恶狠狠地批判了一顿。尤其是妈妈那句“你怎么笨的要死?”一直在小芝脑海中挥之不去,每次一到快要考试,小芝就开始紧张和烦躁,什么都学不进去,就怕考不好又会让妈妈很失望。 表面上,小芝害怕的是考试成绩不好,实际上害怕的是考不好妈妈会怎么看待自己,会不会给妈妈丢脸。所以小芝的注意力和焦点始终放在了考试成绩和妈妈的评价上,而学习本身是造成这些可怕后果的直接来源。 一开始,由于小芝还能忍受这种挫败感,但是心理层面的焦虑和恐惧还是通过躯体化的反应表现出来,比如小芝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尤其体现在肠胃上。慢慢的这个变成小芝不去上学的理由,这个借口不是孩子故意的,是一种潜意识遇到困难和挫败本能的逃避和退缩反应。 但是小芝不去上课在家
天津中考心理咨询[慧道中考考试焦虑心理咨询]初三女孩堕落不去上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