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二首(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 【单元学习目标】,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和诵读中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品位。 【重点难点提示】(1)两首词的寓意;(2)写景、议论、抒情的结合;精练优美的语言;(3)背诵这两首词。(1)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2)诗词的艺术特点;(3)字词的锤炼;(4)背诵课文。(1)诗的深刻含意;(2)象征、比喻、反复等手法的运用;(3)背诵这三首诗。(1)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反复的修辞手法;精练形象的语言;(3)学唱三首歌。 【本节知识要点】一、(mǎng)莽 妖娆(yāoráo) 稍逊(xùn)俏(qiào) 烂漫(lànmàn) 驿(yì) 寂寞(jìmò)分(fèn)外 成吉思汗(hán) 碾(niǎn)“风光”指风景、景象。“风物”指一个特有的景物。莽莽莽苍苍茫“莽莽”是无边无际的意思。“莽苍”指(原野)景色迷茫。“苍茫”是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的意思。弛驰“弛”是松开、松懈的意思。“驰”是指跑得很快。须需“须”是等待、等到的意思。“需”是需要的意思。风流风骚“风流”是“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意思,或者指“有才学而不拘于礼法”的意思。“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楚辞》中的《离骚》,“风骚”后泛指文学。烂漫灿烂“烂漫”指颜色鲜明而美丽,或坦率自然,毫不做作。“灿烂”指光彩鲜明耀眼。 二、词语积累试:尝试。娇:美丽可爱。引:惹。竞:争着。略:略微。还:依然。待到:等到。报:告诉。无意:没有做某种事的愿望。妒:嫉妒。碾:碾轧。烂漫:色彩鲜明而美丽。这里形容盛开的样子。寂寞:孤单冷清。零落:凋谢。妖娆:艳丽多姿。 沁园春雪三、(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青年时代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办《湘江评论》,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等革命组织。1921年7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称八七会议),会后即发动组织“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由此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又被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在1943年3月党的中央委员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政治局主席。以后在党的历届中央委员会上都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直至逝世。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胜利地进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又宣告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大圣乐”等。分上下两阕,共114字。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四、背景知识介绍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从此红军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个距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沁园春雪》就写在这个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亲自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赠给他,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与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了解写作与发表背景,有助于领会词所表现的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五、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沁园春雪》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第一层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第二层具体描写北国风光。第三层写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下阕也可以分三层,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第二层具体评论历史人物。第三层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六、朗读指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毛泽东词二首(卜算子咏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