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总报告).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海南省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2009年2月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社会经济、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政策,改善我市小流域内群众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治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面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小流域的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城市防洪和防灾减灾工程的实施,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入建设,我市的治理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但我市境内针对文教河上游山洪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工程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流域缺乏较系统、完整的防治规划。现阶段的突出矛盾是小流域的治理滞后,隐患较大。各级部门在治理流域水患的过程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科学规划、统筹考虑,走综合治理、整体治理之路,力争流域防汛抗洪的长治久安,必须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提高防御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能力,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小流域综合治理精神,文昌市发改委委托我院负责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工作,根据工作的性质、内容编写了本工作大纲,作为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的依据,使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有统一思路、统一标准、统一方法;便于根据灾害的影响程度和投资,安排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分期实施计划;解决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地处东经110°40′″~110°54′″,北纬19°53′″至19°38′″之间,文教河发源于海口市琼山大坡镇文德村,自西向东横贯该市,,在全市的流域面积510km2,长约57km,‰,,。流域属于低丘台地平原地带。平均海拔高度40m,地势由西南内陆向东北沿海倾斜。东北部地势平坦属于平原阶地,海拔在20m以下,西南部地势起伏不平,属于低丘台地,海拔在40-70m之间。、地貌文教河流域至西南内陆向东北沿海倾斜,地址在构造上属雷州地洼列的南缘,新生代以来接受了海相沉积,到了更新末期上升成陆,流域的西南部为玄武岩、辉长岩和少量砂页岩及其风化物构成的低丘台地东北部为海相沉积、河流冲积和砂页岩、花岗岩及其风化物构成的平原阶地,流域的平原阶地是由于第四纪以来喜山新构造间歇抬升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多级海积阶地,从Q1~Q4都有发育;其次是台地;再次是低丘和滨海沙滩。、植被流域内土壤类型多样,有6个土类,11个亚类,41个土属,107个土种,10个变种。形成这些土壤的母质主要是:浅海沉积物、玄武岩风化物、辉长岩风化物、砂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和河流沉积物。因浅海积物和砂页岩风化物占的比例达67%,比重较大,这些土质是属于风化时间较短的土种,所以造成东北部地区土壤瘦瘠。该市土壤的基本评价是:1、土壤耕作层浅,超过20cm占22%;2、养分绝对含量少,%;3、偏酸性,%;4、土壤偏沙,沙土、%。流域内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风雨林区。因地近海边,海洋潮湿的气流不时侵入,所以沿海具有热带海岸植被景观特色。流域内的植被有六大类型。一是西南的低丘夹谷杂木次林热带果经济群落;二是东北部沿海防护林带和向内陆延伸的杂树短灌疏草群落;三是东北部内陆的湿性草地群落;四是东南部沿海的椰林区群落;五是北部地区的沙质土干性荒坡草地群落;六是港湾缘地红树林群落。、,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四季分明。℃,~℃之间,~℃,出现在1月份。年平均>10℃℃,。,。~。雨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明显,春旱突出,,~。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间的汛期,雨量占全年的80%,对于发展热带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有利。但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间,而11~4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0%左右,是造成该市历史性春旱的主要原因;并且8~11月间该市常受到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使之造成农作物以及人民生活财产的损失;另外在

文教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总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1.60 MB
  • 时间2020-04-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