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
Chapter Three
Potentiometric Analysis
第三章电位分析法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
仪器分析(含实验)
第二章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Potentiometric Analysis)分为电位法(Potentiometry)和电位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两种
电位法:测量某一电极的电位,通过能斯特公式直接获取待测离子浓度
根据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依据所消耗的滴定剂的量进行计算
扩散电位示意图
相互接触但浓度不同的溶液,如HCl,由于浓度差异产生扩散,同时由于离子迁移速率的差异,导致溶液界面的电荷分布不均,产生电位梯度出现电位差。相同电荷的溶液与离子间,存在静电排斥,使扩散达到平衡,溶液界面有稳定的界面电位,即液接电位。
液接电位不仅出现在液-液界,也出现在固-液界面
扩散电位
道南电位示意图
膜电位
道南电位的产生在于其选择性或强制性引起界面两端离子浓度的差别,从而产生双电层结构,而有电位差
离子选择性电极
敏感膜选择性电极一般满足以下条件;
微溶性
导电性
可与待测离子或分子选择性响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
最早的pH电极出现在1906年,1943年出现Na+电极,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理论,出现商品化产品,1966年出现F-离子选择性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主要包括(1)敏感膜,是最关键部分(2)内参溶液,含有与膜及内参电极响应的离子(3)内参电极,一般用Ag|AgCl
第02章 电位分析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