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物理实验和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具有什么特点? 猜想:根据问题回答,加上“可能”二字。  器材:玻璃镜、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直尺。主要过程:点燃一只蜡烛,放置在玻璃镜的一端,眼睛在这一端观察像,用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镜另一端寻找像的位置,直到与像完全重合为止,做好标记;再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填好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是虚像。(4点)  ?答:尽量选择薄玻璃镜。  ?答: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答:其一,玻璃镜有两个反射面,蜡烛通过玻璃镜形成两个虚像。(选用的玻璃镜越薄,越便于准确操作);其二,可能是玻璃镜竖直在桌面,稍微倾斜,造成操作困难。 ?答:便于测量物距和像距。  ?答:便于观察和找到像的位置。  ?答:不能用光屏承接,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实验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具有什么特点?  猜想:根据问题回答,加上“可能”二字。  器材:光具座(相当于白纸、直尺、固定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主要过程: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点处,移动蜡烛到较远处,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像,记下物距和像距;再移近蜡烛,移动光屏承接到像。多实验几次,记下数据。  结论: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光路图理解,特别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 质疑:?答:在10cm—20cm之间,大于40cm。  ,有那些原因?答:其一,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太大(或光具座的长度相对太小,)无法接到像;其二,蜡烛焰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其三,蜡烛和光屏放在了凸透镜的同一侧;其四,蜡烛放在焦点上或焦点以内。(4点)  ?答:能用光屏承接,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实验三、固体熔化规律目的: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时的特点? 猜想:根据问题回答,加上“可能”二字。器材:试管、烧杯、石棉网、铁架台(带有铁夹和铁环)、橡皮塞、搅拌棒、酒精灯、火柴、水、温度计。 实验过程:(参考课本相关操作)  结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有种,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且不断吸热;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上升。  质疑:?答:其一、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其二、未用石棉网,使其受热均匀;其三、温度计放置方法错误(如接触试管底部或侧壁,造成读数错误);其四、试管中固体粉末太多,受热不均匀。 ?答:使受热均匀,此法俗称“水浴法”。  ?答: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找到熔点和凝固点;连线做到平滑;物体在不同阶段状态和温度变化,吸、放热情况。  实验四、水的

八年级物理实验和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