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临终关怀的特色本文主要就日本临终关怀的形式和特色作一简单介绍。:医疗设施全部为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2医院型:在医院中建立临终关怀病房。:在门诊设立临终关怀的咨询。4家庭型:医疗设施有限,建立家庭病床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并写明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怀。2患者家属要了解其病情,对临终关怀的内容要确认。3负责诊断的医生要写清介绍临终关怀的理由,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知道的情况。4负责临终关怀的医生再确认用任何治疗方法都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并与患者家属详细说明。(PalliativeCareUnit,临终关怀病房):利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使患者日常生活能舒适,对疼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积极的处理。(2)如果患者在家中遇到护理困难,可以到PCU进行专门的护理和关怀。(3)帮助和解决患者院共及家属的心理问题。(PalliativeCareUnit)即临终关怀病房,有23张病床,1名固定医师,1名轮转医师,工作任务是彻底控制患者的症状,进行患者及家属的临终关怀指导,负责病房的业务,如有些问题单独处理有困难,可以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20名护士和2名辅助护士,实施整体护理,各项护理工作都是以患者为中心展开的,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视患者为一个整体。护理人员使用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心理援助,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或采用放松法安定患者的情绪。遇到沟通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用微笑的表情,安抚患者让患者听音乐,看自然景观使之情绪稳定。基础护理很重要,保持患者清洁卫生是对患者的尊重,病房还配有专门供卧床患者沐浴的机器。新护士不负责患者,因其不能判断病情,1-3个月由带教护士带教,4-9个月做辅助护士,最后6个月在带教护士指导下做工作。分组由年资低的护士与年资高的护士相结合,前夜3名护士,后夜2名护士,分别由不同组的护士组成,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一年后重新分组。1名营养师负责患者的饮食指导及饮食相关问题的解答,1名药剂师负责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1名临床心理士负责患者的心理问题,1名理疗士做患者肌能恢复,肢具或假肢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指导。 39名志愿者,以癌症患者快乐为目的,维持病房的温馨气氛。她们中有的1周来一次,有的1个月来一次,平均每天有2-3名。她们陪同患者进行各种活动,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如唱歌、弹琴、做手工、去花园采花等。国立癌症中心东病院PCU概况国立癌症中心东病院PCU是由开办了4年的国立疗养院松户病院改建成的。每年收治250-300人次。平均年龄62岁(男性64岁,女性60岁),女患者40-50岁占比例较高。入院患者所患疾病分别为肺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特别是大肠癌逐年在增加。平均住院日25d左右,中位值20d左右。距死亡1个月以内的患者占50%,死亡前长期(>2个月)以上占30%,为了缓解症状的占20%。短期入院死亡患者有一半,从目前PCU的情况来看,症状缓解出院的患者正在增加,这样的患者回到家中可以继续接受临终关怀的照顾。住PCU的患者70%从家中入院,20%从外院转来,10%是院内转来的。。:控制癌症患者因疼痛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死亡前终末期的护理。为临终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使这些临终者无痛苦地、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为临终期癌症患者提供家庭服务电话指导,护士定期进行访视,定期电话问侯服务。1994年10月开始,主要服务对象是从PCU出院的患者和家属以及在门诊看病的患者和家属。这个组由医生、护士长以及访视护士组成。具体方法是,有这种愿望的患者及家属做登记,由电话服务负责人接待。初次电话要详细具体每周1次定期电话服务。主要内容是患者的症状及相关内容占40%,生活和护理各占20%,心理、精神方面各占10%。每周有30-35名患者申请电话服务。:为临终期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咨询。接待从PCU出院的患者,申请等床住院的患者,需经常观察的患者,复查的患者,其它科转来的患者。每月平均40例,家属咨询82%,患者直接咨询6%。咨询内容,64%了解PCU的情况,11%为护理问题,8%与治疗有关问题。:由精神肿瘤学研究部在此中心进行研究,共同推进临终关怀的发展。:接受院外人员到PCU进修,组织讲课,编写教材。、规模相比,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日本的临终关怀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①在死亡认识上的差异,在我国许多
日本临终关怀的特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