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例外原则:组织的高级管理者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有关组织重大政策的制度和重要的人事任免权。3、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4、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5、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它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递的途径。为了保证命令的统一,不能轻易违背等级链,请示要逐级进行,指令也要逐级下达。6、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浸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7、社会责任:是指如果哦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8、社会义务:指企业尽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达到了法律的最低要求。9、社会响应: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即企业以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利的方式,把企业的经营活动、方针、政策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能力。10、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11、目标管理:是强大的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定和方法。12、组织设计:是建立或改造一个组织的过程,对组织活动、组织结构和组织岗位的设计和再设计,把任务、权力和责任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活动过程。13、部门化:就是将若干职位组合在一起的依据和方式,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一个部门内,然后以专职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14、组织的层次化:是指组织在纵向结构中需要确定层级数目和有效的管理幅度,需要根据组织集权化的程度,规定纵向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最终形成一个能够对内外环境要求做出动态反应的有效组织结构形式。15、组织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16、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17、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18、公平理论的基础: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们总是在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影响。19、期待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是,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20、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1、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消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22、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时个人和/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23、控制:是指管理者按照决策所确定的组织方向和计划所确定的具体执行方案,运用工作标准检查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给予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能够达成组织的目标。二、填空1、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领导、控制盒创新。2、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接
管理学名词解释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