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 (2).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 ,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重点、难点】  。。【文学常识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预习检测】给加点的字注音 蹂躏()肘腋()()押解()浑身解数()磅礴()悲怆()汗涔涔()驰骋()炽热()整饬()浅尝辄止()振聋发聩()遒劲()()(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日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2).突然发作:山洪~。爆发:(1).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2).(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辛亥革命~了。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文章的第一段有何作用?(注意角度与步骤)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这是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关键。2、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3、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作者是如何结合人物的命运作精当的点评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辛弃疾的遭遇持怎样的态度?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明确:同情和惋惜4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