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知识目标? DIC 的概念、发生机制、典型临床表现。? DIC 的常见病因、诱因和分期。? DIC 的防治原则。讲授内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分期?机能代谢变化---- 临床表现某患儿发热,呕吐、皮肤有出血点,出血点涂片检查见脑膜炎双球菌。治疗中出血点逐渐增多呈片状,血压由入院时的 92/94mmHg 降至 60/40mmHg 。问题: 可能出现的病理过程是什么?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患者,女, 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妊娠 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 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80/50mmHg ,脉搏 95次/分、细数;尿少。实验室检查: Hb70g/L , ?10 12/L,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 85 ?10 9/L,纤维蛋白原 (2~4g/L );凝血酶原时间 秒( 12~14 ),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3P试验)阳性。患者 31岁, 因妊娠 40周,正常产后 50min, 阴道流血量约 500mL 。入院当日晨 1时见红,于11时 40分正常分娩一体重为 4500g 女活婴,胎儿娩出 5min 后胎盘自然完整娩出同时伴阴道大量流血, 注射催产素 10IU 后,阴道仍持续流血,出血量约 500mL, 立即阴道填塞纱布,送入我院。典型病例(三) 张×× ,女, 56岁。乳腺癌术后全身转移瘤切除,并发 DIC 转入。 2005 年6月9日肿瘤切除术, 手术进行 3个小时,手术近结束, 创面出血不止且有大量血浆渗出。急查血小板 30×10 9/L、同时血压进行性下降 100/50 、80/40 、60/20mmHg ,心率 110 次/分等。查体:患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 T:36℃, R:18次/分, P:100 次/分, BP:60/20mmHg 。实验室检查:WBC : ×109/L ,N:80% , PLT :30×10 9/L(术前 120 ×10 9/L) 典型病例(四) 讲授内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分期?机能代谢变化---- 临床表现概念: 致病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血液凝固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血液凝固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休克器官功能障碍 DIC 的本质是什么? 凝血功能异常! 血液凝固性先升高---- 表现为微血栓形成; 再转变为血液凝固性降低---- 表现为出血。
DIC大专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