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我们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职业的标准,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骄傲,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为赞美教师人格最经典的语言。然而,在赞美教师的职业伟大和人格魅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教育要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教育者更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身体和心理健康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普遍提高,相应对教师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加之课改,教材改革,开学压力,竞聘激烈,工作超员负荷等因素导致目前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1、社会适应不良。教师本来是相对稳定的职业,但是由于教师工作辛苦,地垃不高,待遇较低,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一旦工作不如意,学生不听话,就会出现心理失衡;2、不能正确对待教师职业。有些教师把职业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事,终日怨天尤人;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还有的教师由于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工作量过大,会在体力和精神上感到不堪重压,如果再遇上难以调教的学生。也会产生心理问题;3、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有些教师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甚至会与学生对立,因此会形成孤独、无助、郁闷、心胸狭窄等自卑的不良心态; 4、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定。一些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如果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就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知道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的通力配合。下面我试着从教师个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来谈一些看法:教师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教师个人必须明确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必须确立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做起:认识自己,寻找自我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和性格等要有个正确的评价,客观地认识。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要学会悦纳自己、自尊自爱,教师要相信自己,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教师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学会劳逸结合,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一个教师才能和他人一起携手愉快的工作。二、把握情绪,提高调解能力:任何不良的情绪对健康者是有害的,教师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当教师受到情绪干扰时,可以运
如何做心理健康的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