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风高闸中学今年寒假,教育局和教研教培中心领导为了提高特岗教师业务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我们所有特岗老师必须读一本教育专著,写读书心得。我有幸借到了卢梭的《爱弥尔》,这本书我很早就知道,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我带着一颗渴求之心和仰望之情认真拜读了这部著作.《爱弥尔》是18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所写的一本享誉世界的教育名著。在这本震古烁今的名著面前,也许我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今天我希望自己能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人的自由问题是卢梭关注和追求的核心,它包括了三个不断进展的层面,即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与之相对应的依次是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和公民教育。而0——12岁以身体养护和感官训练为主的教育才是卢梭狭义的自然教育。这种将教育人置于自然之中(乡村)而不是在社会(城市)之中,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自然教育,是不受任何杂念影响的教育,在我看来也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教育。在卢梭看来,城市中的人们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爱弥尔必须远离城市,免受不良其影响,而进行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是农村,这是一种让自然说话,让儿童自然成长的教育。但对于象我这样一位现代社会的母亲来说,让我的孩子置于这种几乎与当代社会隔绝的状态之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就象人们向往世外桃源生活一样,卢梭的教育也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尽管有一定消极性,却丝毫不能掩盖他的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我们也不得不尊崇他为现代教育学的奠基者,对现在的我们无论作为母亲亦或是教师的身份,都具有教育指引意义。他的很多经典思想值得我细细品味,很多教育方法都值得我认真揣摩,并在教育实践中付之实施。卢梭把爱弥尔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在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婚姻各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教育,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这不是典型的个案研究吗?卢梭对爱弥尔的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不是要去教孩子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形成清晰、确切的观念。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和科学的兴趣,而且如果这种兴趣发展良好,就可以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如爱弥尔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产生了疑问,就要让他自己去观察发现,教育者只起引导的作用,而绝不能向一个孩子讲一番他听不懂的话。回想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上,我就发现永远是自己讲得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的太少太少,这不是灌输又是什么呢?为了我们的教育目的,让我们的孩子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这也许就是孩子痛苦的所在。远虑!这个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并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的远虑,恰恰就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虽说我们应辨正地看待他人的观点,但如果静静思考一下,就发现我们有的孩子为了学习他们一辈子都可能用不到的知识,学得很辛苦。究竟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活着,有意义地学习,这不正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吗?而卢梭的很多教育思想都将引起深深的思考,我无法一一描述,但以下几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一、崇尚自然教育卢梭早书中说的最多使我就是“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牌子和韵调;但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宜于在他那样的年纪时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词,如果他要唱的话,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
读《爱弥尔》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