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物联网的应用是从两个独立的技术路线开始探索的,一个是基于RFID/EPC的技术路线,另一个是基于GPS/GIS的技术路线。启蒙阶段(1999-2004)1、基于RFID与EPC的物联网技术:1999年基于RFID/EPC物联网概念提出;2003年11月EPCglobal成立,基于RFID/EPC的物联网概念引入中国。2004年1月12日EPC中国成立,2004年4月,中国举办了第一届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04年10月,举办了第二届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同年关于物联网的图书首次在中国出版;在这一时期,中国物流领域掀起了第一轮物联网概念炒作与应用小高潮。2004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召开中国物流技术创新大会,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2、基于GPS技术的物联网1999年开始探讨GPS技术与物流可视化管理;2001年前后开始探索GPS在物流货运监控与联网管理上的应用;从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开始探讨物流配货信息与GPS物流运输跟踪定位相结合;2004年前后开始结合GPS感知与定位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移动中的物流运输车辆与货物联网、跟踪、定位、调度、配货等智能管理与运作,初步具备了物联网本质特征,但是当时这一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案例并未纳入物联网理念范畴。.探索阶段(2005-2009)面对问题:1、RFID芯片成本高;2、基础网络覆盖率低;3、技术水平不过关;4、成功应用模式少等;解决办法:1、降低RFID芯片成本;2、尝试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应用RFID标签;3、借助物流运作的单元化技术,形成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的物联网体系;4、GPS跟踪定位;5、局部联网;典型的应用:《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为货主、港口、船公司、海关、商检等相关单位提供集装箱实时状态信息。中的系统,系统规范也进入国际物联网标准体系,将由国际标准组织面向全球发布。可视化运输管理与在线智能配货: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物流运输GPS追踪系统,实现对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感知、定位、联网、追踪与智能调度管理。借助这一技术,对在途车辆的提供在线配货信息服务,实现回程空车可就近配货、在线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货运物联网应用。.1、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物联网理念得到了全面提升;2、2009年温家宝提出“感知中国”理念;美国奥巴马采纳“智慧地球”理念;3、中国物流业已经有很多物联网应用案例目,具备物联网本质特征。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物流业物联网的应用是逐步深入的。4、目前中的应用呈金字塔结构,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就是塔尖部分,占的比例不大;5、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空间也是很大的。发展阶段(2009-?).RFID技术在物流业应用在物流领域,RFID电子标签可以应用于自动仓储库存管理、产品物流跟踪、供应链自动管理、产品装配和生产管理、产品防伪等多个方面。大量使用RFID电子标签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和物流作业管理水平。物联网时代,RFID在物流业应用也从RFID过渡到RFIT时代;.RFID基础知识RFID标签由芯片、天线及相关电路组成。工作原理:RFID标签进入电磁场后,接收RFID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数据中心物流仓库管理系统中心数据库终端服务器收获管理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调拨与退还安全管理配装管理系统管理储位管理储位自动识别模块监控模块门禁通道报警模块物品自动识别模块移动自动识别模块请求反馈RFID物流仓库管理系统流程图.
物联网与物流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