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为县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为县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销售部——翟明彦2012年3月1日无为县城市概括/简介无为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现辖23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总人口142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无为悠古韵今,人才荟萃。无为县名取自“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是一座有着1400余年历史古城,宋朝时期就曾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城”。历史上书画家米芾曾在此任知军,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诗人田间等一大批名人;当代有位列胡润富豪榜王传福、姜纯等商界精英,是名士荟萃、人才辈出之地。无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无为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前沿地带,位于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之上、“两核”之间,处于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与“马芜铜”经济圈共同腹地。芜湖港口毗邻县境,芜湖、铜陵两座长江大桥横跨两翼,随着京福高铁加快建设,庐铜等4条铁路“十二五”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速、合杭高速、芜湖长江二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必将使无为与长三角地区实现无缝对接,区位优势更加突显。无为沃土生金,资源丰富。全县拥有11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其中深水岸线74公里,。粮棉油及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百强行列,是传统“鱼米之乡”,“长江三鲜”、无为板鸭、剔墨纱灯等全国闻名。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泊山洞、米公祠、黄金塔、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极具开发价值。全县拥有42万外出创业大军,是全国著名“劳务之乡”。无为产业集聚,发展强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7年进入“中部百强县”,位居第35位;从2000年起,9年跻身“安徽省十强县”行列。2010年,全县经济发展实现“六个突破”与“一个完成”,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电缆产业产值均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均突破100亿元;,完成了年度目标。全县已初步形成以电线电缆超百亿元产业集群为龙头,以船舶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超20亿元产业与羽毛羽绒、纺织服装两个超10亿元产业为补充八大主导产业体系,其中特种电缆产业集群位居全国四大电线电缆产业基地第二位,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特种电缆产业基地”。随着总投资350亿元、一期投资73亿元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将实现“中国石油化工看上海,中国煤化工看无为”愿景。同时,依托双钱轮胎、光伏玻璃、同人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无为未来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相信不久将来,无为这颗璀璨明珠,一定会在皖江之畔冉冉升起。无为县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7::,,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三产服务业日趋活跃,实现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9%,年均增长11%;,%,。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以电线电缆、羽毛羽绒、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电线电缆发展成为全省最典型、最成熟产业集群之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外影响与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大会在我县成功召开,2011年全行业实现产值348亿元,,%。羽毛羽绒产业链不断延伸,生产企业增加到57家,,%。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总产值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8%。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03家,比2006年末增加1倍,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14家。乡镇实力不断增强。全县有18个乡镇(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其中5个乡镇(开发区)过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15个与4个。无为县地理位置无为县位于东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全县辖23个乡镇,人口142万,面积2433平方公里。11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环绕东南,皖赣铁路斜贯东北,芜湖、

无为县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200 KB
  • 时间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