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四季观后感影评《黑镜第四季》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科幻惊悚电影,该电影凭借出色的剧情和震撼人心的特效获得了网友们的好评,一起去看看吧! 01 我觉得大部分人对于好看的电影或者书籍的定义应该是指它打开了你在某方面的想象。比如《黑镜》这整个系列的故事就是这样。偶然的机遇开始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发现一集一个故事非常容易看而且每个脑洞都非常大,看着很过瘾。一开始接触就已经是第四季了,还没有看过前三季。知道很多人觉得黑镜已经毁了,一季比一季没有创意。网络上也对各个故事进行了花式排名。因此在看完了第四季(除了第五集),我也根据喜好对我看过的这几集故事进行排序说一下感受。 BlackMuseum:无疑是局中局串联的最最成功,故事逻辑前后联系紧密的令人后怕。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竟然都是为了配合最后一个故事,真的非常适合二刷,从头到尾整理一遍。而且museum里面成列了大量前面黑镜剧集里出现的物品,对黑镜迷来说回忆是非常多的,是一个“主题乐园”吧。由于他剧情编排的太紧密,在最后母亲在女儿脑里的画面一出现,黑镜最佳我就给了它。 USSCallister:对于星际迷航这一系列的影视我是从来没有兴趣去了解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那天很有兴致的看了下去,尤其这一集的片头还莫名的有年代感。但是越看越精彩,我竟然在一周内看了两遍,简直都不是我了。科技改变世界,在影片里真的告诉我们这一点了。 Crocodile:从剧情来说是平淡的,但是这个第三的排名,我给的是女主的颜还有画面感。在旧事没有揭露之前,女主的生活品质生活状态工作能力简直是我的向往。不过一句话总结这个故事:为了圆一个谎而撒更多的谎。就是那么简单,让我这个浅黑镜迷都觉得不那么黑镜了。里面很勉强的用到了检测记忆的仪器可能就是黑镜的成分了吧。 HangtheDJ:很浪漫的爱情故事,加上了科技的成分让真爱变得更加令人信服。这种命中注定的感觉真的让人会再次期待爱情。但是前部分的故事感很弱,比较令人新奇的就是可以知道交往时间的机器的设定。 Arkangel: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母爱的故事。或许是在美国还是英国家长溺爱还有过度监管的现象非常明显,所以编剧从这个角度开展了一个故事。一个从小打大被母亲保护的孩子,最终反抗母亲伤害母亲。更多的会让人去思考如何控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并且在适当的距离中去表达爱。 02 看到这一集可能很多独生子女要抱头痛哭一下:没错,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被全方位无死角管控的生活,被以爱之名无限制侵犯的生活,被关在金丝笼里的生活,哪怕是成人了也摆脱不了这样的日子。当然我先说明一下,父母是不可避免的有控制欲,有保护欲的,我父母也不例外,但从我母亲在五六年级的某一天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去承担责任。”这一点来看,我还算生活在一个不那么糟糕的环境里。但我是否会感觉到父母的控制呢?当然会的,比如说每年寒假都会上演的“你妈觉得你冷”的戏码;比如说每次聊天时若有若无的“耍朋友了吗?”的试探;以及去哪里玩得汇报等细节……甚至可能有些“控制”过于强大以致我根本没有发觉那是在控制? 我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豆瓣上会有那么多人评论说这集很差劲,这个拥有最大的“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平台按理来说应该有不少声音会对这集表示认同吧?当然如果从黑镜之前给人的“黑科技”“未来”感的角度而言,这一集确实没什么看点,意识提取和管制,早在第二季就有体现,而且本集可能是最奇怪的一点就是,能有意识监控植入的科技了,人们的生活和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加上一个丢弃了十年左右的平板,居然充电还能使用,看着我日常卡机的iPad4留下了羡慕的泪水) 但抛开这些个问题不谈,这一集可能是与我们生活最切合的一集,也可能是最容易引起讨论和争议的一集。经历过上海北京两起幼儿园事件之后,人们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了,实时监控摄像头开始出现在教室中,家长们可以在线观看教室实况;儿童手表开始流行,集打电话与GPS功能于一体的配件可以让家长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还有现在可能是必有的家长微信群,小孩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要参与什么活动,老师会向家长一一汇报。至于小孩乐不乐意,开不开心,这都不是要考虑的——毕竟“小孩子哪有什么隐私”,“这都是为了他们好”,“现在他们不懂,将来就知道了。” Wikipedia上对这一集里母亲Marie有个词我觉得非常贴切:HelicopterParent,指对自己的孩子过于关注,对孩子生活的干涉过多,就好像每天搭乘直升飞机悬在孩子的上方,一刻不停地监视着自己的孩子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其实比罪犯还惨吧) 摄像头,电话手表,或者老师的汇报可能都还“有些空子可钻”,但Arkangel是真的叫人无处可逃:试想一下,你的所见所闻都能被你的父母看到听到,甚至还能回放!父母还能随时给你打码,所以你看不到悲伤,痛苦,看不到所谓“不该看
黑镜第四季观后感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