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查标准第一条目的本项标准针对实施零件及材料( 以下称“零件等”抽样检查的必要事项加以规定, 目的在通过抽样检查确保品质,并使检查朝向标准化。★◆第二条适用范围本项标准适用于零件等抽样检查的相关业务。★◆第三条定义 1. 进货抽样检查所谓进货抽样检查是各制程自公司外部调度零件等, 在接受这些货品时所进行之抽样检查。 2. 制程间的抽样检查制程间的抽样检查是指对公司内部自行生产之零件等进行抽样检查。★◆第四条检查方式依据抽样检查实施要领之指示。★◆第五条检查单位 1. 进货抽样检查原则上由进货单位负责。如检查部负责人认为基于品质保证上的需要, 可依制程别、生产机器别及处理单位别加以区分,对进货单位的物品进行抽样检查。备注: 如判断有必要将进货单位的物品加以区分进行检查, 事前应对进货时的识别方法加以指示。 2. 制程间的抽样检查,原则上以一天当中依相同生产条件连续生产之产品为单位。★◆第六条抽样检查的实施基准及规格 1. 实施抽样检查所必要之基准与规格,是以检查规格书为依据。 2. 检查规格书由检查部门依据图面、规格式样书及相关的基准规格等进行制作。备注:必要时检查规格书必须交送设计部门,由其进行内容的确认。★◆第七条检查之实施判定 1. 资材部门及制造部门依据检查委托书, 请求实施抽样检查。另外, 如规定受检时必须提出品质数据资料,则必须将品质数据资料附加在检查委托书中。 2. 抽样检查以检查规格书为依据实施,并确定合格与否。备注: 检查部门经理依据规定的方法, 对提出的品质数据及其他品质情报进行检查及判定之结果,判断有必要做进一步严格的检查及制定时,应依其判断进行。(2 )合格与否的判定结果,应依据规定的程序通知相关部门。★◆第八条不合格货批及不良品的处置 1. 进货抽样检查判定的不合格货批及不良品。(1 )不合格的货批与抽样检查查出的不良品,应确实加以识别,原则上应将货品退回原购买单位。(2 )不合格的货批再次交货时,在明示不良品已修正或去除的条件状况下,应视为新购入之物品处理。 2. 制程间抽样检查抽样出来的不合格货批与不良品(1 )不合格之货批及抽样检查所抽验出来的不良品应确实加以识别。(2 )不合格之货批,原则上由制造部门负责修正、重新检查与选择,不良品则采取修正,剔除手段。(3 )对于已修正或剔除不良品的货批,原则上必须再次进行抽样检查。★◆第九条不合格货批的特别采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如判断不合格的货批符合规定的条件, 资材部门或制造部门必须提出特别采用之申请,并依据不合格产品的特别采用标准,进行处理。★◆第十条检查之省略与免检查处理 1. 检查之省略如能判断在产品的生产中, 品质获得适当的管理, 品质可以获得保证, 以及产品检查未完成的状况下, 必须紧急使用或加工时, 进货抽样检查及制程间的抽样检查可以省略。详细规定请参照另订之抽样检查省略标准。 2. 免检处理(1 )一般市面广泛销售之物品、品质保证部经理判断该物品的品质可由生产者获得保证者,可免实施进货抽样检查。(2 )列为“免检”之物品,须在该物品等的进货单的品质保证部门栏中注明“免检”之字样。★◆第十一条对抽样检查之判定产生异议时的处理当进货一方或制造者与检查部门之间, 对检查的判定产生异议( 质疑)时, 检查部门的部门主管应设法进行协调,并由其做最后的判定。★◆第十二条检
抽样检查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