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申论热点.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申论热点:公车治理【背景材料】近日, 有消息称, 由国管局牵头联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七个部门负责修订的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基本会签完毕。该修订方案中规定:正部级官员用车排气量不高于 升、 35 万元,副部级官员不高于 升排气量、 30 万元,而一般公务用车则被限定在 升排气量及 16 万元以内。【名师解析】治理公车, 关键不在于给公车的配置制定标准, 而是公车的性质要回到姓"公" 不姓"私" 。既然购买公车的钱来自纳税人所交纳的税, 性质是公款, 公车的用途也是作为公务使用, 那么, 公车理应从标准制定、购买与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当有公众参与、公众决策、公开透明。姓"公" 不姓"私" 的公车, 首先从公车使用的标准上, 就要有公众的参与、决策。什么人可以配置什么级别的车, 各地都制定了许多标准,但恕我直言,这些标准都是使用公车的人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 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标准如何确定也没有向公众说明理由, 在使用公车上,更是公私不分。公车要姓"公", 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公车消费的预算上要向公众及其代表公开, 要经过代表审议, 受到公众的监督。现在, 每年提交给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报告,只有一个笼统的项目,根本看不出" 三公消费" 到底有多少,对于" 公车消费"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解释说, 现在财政上的预算科目没有这一项, 政府支出中有" 购置费支出" ,这个范围很广,既包括汽车,也包括桌椅板凳,也包括办公用品、电脑、纸张等等,细还细不到每一项的支出。正因为如此,公众连公车的数量都是一头雾水。以北京市为例, 今年 4 月份, 北京市相关部门发文通报, 目前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总量 万辆。而今年 11月3 日,央视披露北京公务用车已达 70 万辆,占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的近 15% 。并且,当记者就北京公车数量采访本市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均表示" 不便"或" 无法单方披露" ,并透露" 这个问题很敏感" 。如果公车数量都很敏感,公车焉能姓"公"呢? 最后,姓"公" 的公车, 用途只能是公用, 如果公车私用, 那就是贪污, 必须接受刑事处罚。 1995 年8月, 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市市长布赞卡仅仅因为用公车接送过妻子, 就被意大利最高法院判处 6个月监禁。而我们的公车私用,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 有几个受到那怕是纪律处分? 所以,要让公车回归姓"公" ,就必须要用刑事手段来严厉惩处。要治理公车,让纸面上的规定得到落实,就需要制度" 给力",这个" 给力" 就必须让公众全程参与到规则的制定、日常的监督以及事后的惩戒上来,只有公众成为公车的主人,公车才姓"公" 不姓"私"。热点时评:以群众利益为本,将改革进行到底普通群众关注全国两会,不仅是因为两会被认为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而且人们更希望看到全局性的部署与改 2 革, 实实在在地提升国家的软硬实力、造福所有百姓。媒体针对两会的调查显示, 房价、物价、收入分配、社保改革、上学、看病、就业等民生话题最受群众关注,印证了这一点。客观地说, 一些民生问题是两会上的“常客”。对此,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首先,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 很多问题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我国的改革总体上也秉承着渐进式的方略, 渐进的目标是积跬步至千里。具体则是,通过稳健的政策调整,尽可能减少改革阻力; 通过以时间换取空间,确保社会发展的稳步向前。各项改革从渐变到巨变, 需要时间。比如房价问题,自前年实施“史上最严调控”以来,全国 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已全部持平或下降, 房价拐点的出现已成为共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缓解群众住房难、控制房价的辅助措施之一,去年我国开工建设保障房和棚改房 1000 万套,已建成的住房使上千万住房困难居民解困。今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的开工量在 700 万套以上, 可以预期的是, 更多群众将因此受益。再看社保变革,到 2011 年底, 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 12. 8 亿, 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至于养老保险, 今年将做到制度全覆盖, 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参保人数达 8 亿人。目前, 我和标准还不高, 这是事实。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社保从无到有, 对许多“无保户”是破天荒的。“先覆盖、后发展”也是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社保工作最现实的方略。面对全国企业职工养老金已实现“七连涨”, 并且正在组织实施第八次调整, 人们同样有理由期待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提升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需指出, 人们虽然理解渐进式变革的客观需要, 但是, 当改革越步入深水区,在面

申论热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758451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