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才具备了为人师表的资格,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心在杏坛上闪光>>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奉献。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好。”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用爱心感化着每一位学生。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很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善爱的榜样。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我犹豫过,消沉过,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很累时听到学生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
爱在杏坛上闪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