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肖邦《第一叙事曲》.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肖邦《第一叙事曲》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通过奏鸣曲式来呈现的,整个曲子是由五个部分来组成的有: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该曲子的结构特征为:主部和副部的比较,对立中寻求统一。是作曲家对以往的奏鸣曲的一次全新的突破。在《第一叙事曲》中,作者首先通过曲子的结构特性展现其戏剧性内容,并且对一些不适合抒情和叙述的各种内容进行变换。[关键词]《第一叙事曲》;結构;分析[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102-02 一、引子部引子部分一共8个小节,共两个乐句,双手八度双音齐奏展开而成,在开始就使用那波里六和弦,调性模糊,严肃的音乐氛围预示了曲子整体悲伤的基调。谱例1: 二、呈示部呈示部分为四个部分,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主部g小调开始,平行双句体,后乐句带扩充,第一句八小节,第二句20小节。核心动机的旋律线由两个三音组构成;重音不断出现,依次在每小节的后半小节,在和声方面也是从最开始的飘然不定到后面的稳定,由强至弱,主部的形象如一次次轻轻的哀叹,让人不由得进入情绪中,主部终止式为1V6-VI6-K46-V7-I。连接部分为两个中心,中心一共8小节,具有波兰民间舞蹈玛祖卡的节奏特色,十分具有表现力,中心二共18小节,从这里开始左手使用6/4拍的节奏型而右手使用4/4拍的三连音来增强动力,节奏加快,连接不结束后有五小节由空洞的四度五度音程的音调,与副部形成对比,又逐渐接入副部。副部也是由一个平行双句体构成(8+7),在副部的旋律让人感觉是非常随意。降E大调最初是通过使用琶弹奏,音色听起来非常柔和但是也有男子汉气概。旋律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柔美温和,并且与主部之间展现出了对比。副部的一些旋律是从主部里派生的,都具有一定的舞蹈性。但不同的是,副部将特征为三拍子的马祖卡与圆舞曲节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副部旋律线的色彩比较柔美,与主部暗淡的情绪有所不同。副部的力度和调性始终是稳定的。三、展开部结束部12个小节,材料源于主部,和声不断对副部进行再一次的完善,调性为降E大调,前九个小节具有连接性,后三小节具有讲旋律引出的功用。展开部分为中心Ⅰ、中心Ⅱ和一个插段。中心I运用呈示部的主部材料,共十二个小节,调性为a小调,主题在属音在低音上出现,结构也比之前短小精悍,气氛渐浓,该旋律展现出了一种悲情。中心II通过展示了一些副部的元素,调性是A大调,具有阳刚之气,圆舞曲与玛祖卡的音调结合得更为清晰,不断使用模进手法使旋律发展至高潮。插部,共40小节,调性由降E、F、G、A、B、#f,降E发展,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对称调性的结构,情绪欢快,音调和节奏具圆舞曲的特点,也与后边主题的再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再现部再现部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副部、结束部和主部。再现部为一个倒装再现,副部先行,主部次之,且副部的调性无服从,仍从降E调开始,平行双句体,通过对音域进行一定范围的加宽,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变化,再添加一些和弦,展现和声的特征。在节奏上增强了再现部的动力性。曲作者打破了传统音乐模式,这使得冲突表达的更加明显,气势

浅析肖邦《第一叙事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4-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