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德育发言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努力让道德标准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各位领导: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和大家一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现就我校开展的“让标准成为习惯”主题德育活动向各位同仁进行汇报。经验在于积累,积累来自实践,实践源于反思。今天我所汇报的主题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让道德的标准转化成孩子的生活习惯。一、“让标准成为习惯”活动开展的最初动因我校自2006年开始由原滨州八小和滨北二中附小合并而成,北城实验小学新校于2009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起,就着力于这样一个德育工作思路:在学生中开展养成教育,重点抓《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事情怎样做的道理。针对六个年级学、学习目标不同,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低年级抓习惯培养,中年级抓巩固提高,高年级抓拼搏冲刺的层级式德育实施模式。应当讲:“分阶段、有侧重、重务实、讲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的提出,为学校开展“让标准成为习惯”地开展孕育了生命、定下了基调。“让标准成为习惯”活动中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开展标准活动的内容标准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的扩写和放大。就是把守则中、规范中一些重要的但是抽象的内容和要求扩充到学校的每一个点上,进行内容的生活化、具体化。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触,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很多,抓起来往往是一周一个主题,一月一个项目,“干得很投入,效果不显著,老师很辛苦,学生我行我素”,形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品德教育内容条款的空洞、抽象不仅制约了的德育效果,还割断了学生自内有外的自主教育的可能。把《标准》制定出来,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该怎么说,都定出规矩、形成方圆,让学生在学习中遵守。重点从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会求知三会上入手,强化对学生文明礼貌,真诚友爱,遵规守纪,勤劳简朴,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养。应当说:“标准的明细化,内容的具体化,”为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在近几年里,我校依照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每学年对《标准活动》内容作些适度调整,并持之以恒地走了下来,坚持开展“让标准成为习惯”和继续开展“让标准成为习惯”和今年的深入开展“让标准成为习惯”活动,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二、关于开展“让标准成为习惯”的三点做法(一)、内容遴选突出针对性体现实用性三年来,我们开展的“让标准成为习惯”在内容上并未做大的调整,总体上讲仍是由标准和量化考核办法两个项目内容,前者的标准是要求是规定,后面的量化考核是为考评依据是评价办法。在标准项目中共有内容四大项57条,分为文明用语,文明行为,学习课堂要求和卫生标准。在内容的遴选上我们坚持要突出针对性,强化实用性,其实就是内容制定上要近一点,小一点儿,实一点儿。也就是要把冷冰冰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比如在《小学生守则》里有关于“礼貌待人”的表述,但是对应在具体的生活中,应当如何做才算是礼貌?对于处于道德认识发展初级水平的初中学生来讲,这是件费解的事情。即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出了8项解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显得较为单薄。碰撞了别人,是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歉意?打扰别人又该怎样表达?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在现实的试卷上能得到满分,而这又往往是学校暴力事件的根源。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在学生打架事件中有近2/3的事件的起因是由

德育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11gw27s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