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006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填充墙砌体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受人签字编制依据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国标图集12G614-1)4、《西南15G701-3》5、某某图纸二、建筑原材料的选用:1、水泥、河沙、砖、钢材均做原材复检并符合要求,。2、砼和砌体砂浆的配合比试验室作了实际配比,其他材料均选用合格产品。3、砌体墙内的砼构造柱和圈梁等,其砼强度等级除注明外均应≥C20。三、砌筑施工流程(一)、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含水率以水重占干砖重的百分数计。(二)、工艺流程:弹线→找平→立皮数杆→排砖撂底→挂线→拌制→砌砖块(设砌体拉结筋)→验评1、放线植筋:根据控制线校核轴线,并弹出墙线,以及门洞、窗洞、构造柱和墙面其它孔洞的洞口边线等;拉墙筋、构造柱筋、过梁筋、圈梁、窗台压顶等钢筋,采用植筋专用胶种植,经抗拔试验合格后再砌砖。(植筋孔孔深大于15d)2、拌制砂浆:砌筑砂浆配合比必须是经实验室试配合格的配合比,配合比应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在拌合后3—4h内用完,严禁用过夜砂浆。每栋楼层砌体的同等强度等级的砂浆,其试块每层取样不于一组。3、弹线:砌筑前,应校核轴线,并弹出墙边线,以及门洞、窗洞和墙面其它孔洞的洞口边线等。4、找平:墙砌筑前,应按设计标高,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墙基面找平。墙体在第一步架砌筑完后,应在高出设计楼(地)面1m的墙面上,弹出水平线,以控制墙体水平(包括门窗洞口、过梁、预留孔、预埋件等)标高。5、排砖撂底:在砌筑前,均应根据图纸尺寸、门窗位置、砖的模数、灰缝宽度要求以及选定的组砌方法翻制排砖草图,进行排砖撂底。经试排合格后,方能拉线砌筑,作为向上施工的标准。6、挂线:厚度一砖及其以下的砖墙应单面挂线,普通砖墙和1/2砖隔墙挂立线砌筑,操作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平线、腰线砖、立线和斜线等,遇有偏差,及时纠正。四、砌体工程技术要求1、填充墙材料要求:部位砖体砂浆标号±±:±、柱外,采用100或200厚页岩多孔砖。内墙:±、柱外,采用100或200厚页岩空心砖。2、卫生间内隔墙采用100或200厚页岩多孔砖砌筑。3、卫生间等有水房间的隔墙下,除门洞外,浇筑200高C20素混凝土翻边,厚度同墙体。4、各层内外墙砌筑时,下面先砌三皮页岩实心砖,厚度同该部位墙体厚度。门窗洞口四周采用页岩实心砖砌筑。5、有防护要求的设备用房,如强弱电间、设备管井等,浇筑100高C20素混凝土门槛,厚度同墙体。6、所有通风管井内表面随砌随抹,。7、外部青砖斜砌墙体需做好加固措施,防止墙体塌落。8、钢筋混凝土墙、柱边≤100的墙垛用C20砼浇筑,加拉接措施。9、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60mm标高处,做20mm厚1:2水泥砂浆内加4%防水剂防潮层(在此标高为混凝土构件时可不做)。10、水平、竖向灰缝厚度不得大于8-12mm,但不能小于8mm。首先作样板间,样板间做好后经验收合格后,再大面积展开砌筑。11、板底或梁底下斜砖留置一定的高度,在砌筑前,先满足上面斜砖高度再算砌体的模数,然后制作皮数杆,灰缝控制在8-12mm以内进行调整;砌筑到斜砖位置应停歇,待砌体沉实后再封砌墙顶,采用页岩配砖斜砌挤紧(砖倾斜度为60度左右)。12、墙体上脚手眼留设应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完成后应用混凝土进行封堵。五、填充墙构造措施1、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设置墙身拉结筋2Φ******@500,拉结筋应沿墙全长贯通(本工程设计为8级抗震);不与框架柱连接的砌体墙内的构造柱,以及在砌体墙相互交接处,也应设置2Φ******@500的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墙长的1/5且≥700(8度时沿墙全长贯通),详《12G614-1》图集,墙体拉结筋沿墙通长布置。拉结筋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为55d且不少于400,末端设180°弯钩。2、构造柱大样:3、构造柱与填充墙连接大样参照:注:拉结筋沿墙全长贯通。4、构造柱设置原则:(1)对于200(100)左右厚的墙身,当墙长超过5m(4m)中间又无横墙或柱支承时,宜在墙顶与梁板结合处设置拉筋(-1)或砼构造柱;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而中间又无横墙或柱支承时,除在端部或墙体转角处设置砼构造柱外(若该处已有砼柱时则不必设置),尚应在中间部位设置砼构造柱,其间距应≤5m;此外,尚应
(最棒)填充墙砌体技术交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