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4-2016)征求意见稿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构建幸福课堂,打造大洪山教育品牌,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成大洪山教育强区及随州市名校,特制定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学校发展三行动规划,并以此作为我区教育今后三年(2014-2016)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现状分析大洪山风景区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在校教职工128人,在校学生1135人,幼儿340人。2013年在市教育局和景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亲切关怀与正确领导下,景区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强区建设进程。以市教育局党组提出的“提质量、强规范、转作风、促和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作为办学承诺,把“打造幸福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努力实现快乐、成绩、素质三丰收”作为办学的不懈追求。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打造了大洪山的教育品牌。一)我校未来三年教学发展中所具备的主要优势。1、政策优势。党和政府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农村教育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义务教育的论述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些为实现未来目标提供了政策基础。2、市级教科研基地的智力优势。我区长岗镇中学和长岗镇小学已经被确定为随州市中小学教科研实验基地。教科研实验基地的确立为我区中小学加强与先进地区、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横向交流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智力支撑。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适合校本特殊的教学理念。3、学校的区位优势明显。我区各学校地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农民对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比较强烈,城区学校对我校生源的蚕食情况尚未凸现。家长对教育的成本比较低,而且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景区历任领导对教育的重视。4、教学管理优势。几年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进入规划化、科学化轨道,学校实施一系列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课程开设、课堂教学、业务素质、教学成绩等方面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与考核,以管理促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为进一步推进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5、校本教研优势。我区各学校在近几年的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网络的教科研组织,各项活动制度齐备。在课堂教学研讨上,学校坚持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将教学观摩课、研讨课、展示课列为常态课。注重活动过程,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各项活动开展已步入常态化。校本教研一直走在本地义务教育学校的前列。6、师资队伍优势。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同时加强了校本培训与学习,引导教师学习新的理念、新方法,教师积极进行业务学习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在几年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师资力量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连续两年招聘的19名大学生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成长,目前我区各校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人,区级骨干教师人,区级学科带头人人,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优秀的教师队伍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二)制约我校教学发展的软肋。1、目前各学校的硬件建设中,基本消除了危房,解决了学生吃住的安全问题。但所有学校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硬件建设的短板,多数学校的硬件建设还很落后,制约了学校的发展。2、教师配备不合理,教师编制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职的教师队伍;相关培训活动次数不多、参与人数较少,缺乏对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教师的职业规划不够。3、评价方式有待改革。缺乏完善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没有形成系统化;农村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一些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制约,同时,家长对这些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4、常规教学克服务虚的东西。导学案的编写自主创新成分少,集体备课“实”字不够,课堂教学小组合作不够,考试评价以分数为主等等。5、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方面有待进一步养成和改进,特别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待加强。留守学生比例高。目前我校留守学生超过在校学生的40%,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散漫,家校联系困难,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制约了学
大洪山教育三年行动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