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直观教学为出发点,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自然对于知识的掌握会得心应手。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关于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以讲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导入过程中,趣味教学法尤其重要。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小学生活波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会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他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笔者编了一段小故事:“喜羊羊和懒羊羊在树林里采蘑菇,喜羊羊的篮子里有8个蘑菇,懒羊羊的篮子里只采到了3个蘑菇,懒羊羊就在一棵小树下睡着了。就在这时,灰太狼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冲了出来,一下就抓住了懒羊羊,吓得懒羊羊直喊救命。喜羊羊听到呼喊声马上赶了过来,看到这种情况,喜羊羊对灰太狼说:‘灰太狼,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答对了,你就把懒羊羊抓到你的狼堡里去;如果你回答错了,你就把懒羊羊放开,好吗?’灰太狼不知是计,就爽快地答应了。喜羊羊就说:‘我的篮子里有8个蘑菇,懒羊羊的篮子里有3个蘑菇,请问8和3哪个大?’灰太狼整天就知道抓羊,它怎么会知道这些比大小的知识呢?它一心想着把懒羊羊抓到狼堡里去,就说:‘当然是3大了。’小朋友,你们说灰太狼回答得对吗?”学生个个争相发言,积极性非常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大量的信息,而且有图形、声音,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也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以获取信息和新知识。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3、巧设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笔者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问题。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设计导语问题:“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什么时间做什么吗?教师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激励
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