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镇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培训记录时间: 2013 年6月 12日地点:镇政府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员:服务队全体人员授课人:李志强培训内容: 一、志愿者组织的内涵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 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 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 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 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 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 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 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二、志愿者精神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 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 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 1938 年, 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 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 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 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 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 1939 年秋, 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友爱-- 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 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 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 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 1999 年 10月 15日, 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互助--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 使他们付出所余, 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 自强自立, 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 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 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进步--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 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三、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遵守道德规范, 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 2 、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4 、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 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 、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7 、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8 、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四、志愿服务者礼仪 1 、着装整洁着装应注意干净清洁, 衣服的款式要
志愿者培训记录.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