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已不再是“边缘化或奢侈经济活动”,其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解决中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且增长缓慢问题亟待研究。本文基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与国际化对现代服业发展所起积极作用,对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因素进行了实证剖析,以期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以及与整个国民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与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服务业一直不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两个指标在世界各国中都处于最后几位。198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2%,服务业吸纳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比重仅为13%。同年,这两项指标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6%与6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增长较快,到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升至40%,%。近30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特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前快后慢,20世纪90年代以前增长迅速,然后有一段停滞甚至下滑时期,2000年以后基本维持在40%左右水平上;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比重处于缓慢但持续上升过程中,从1980年13%%,%。从我国经济增长特征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期间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工业增长便是这一“增长奇迹”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于工业生产率增长是三次产业中最快,并且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由此它对前后向产业关联效应就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经济增长。1990年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平均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60%是由第二产业贡献,服务业只贡献了1/3。因此,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也是合乎情理。如果一味强调提高服务业占比,我们过去“增长奇迹”就可能无法实现,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赶超地位带来后发优势逐渐减少,经济增长与工业生产率增长速度将会逐渐放缓,在此过程中,二三产业相对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服务业比重也会逐渐得到提高。我国采取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贸易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都提高很快。而出口依存度高会导致工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较低。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提高为工业品出口带来了比较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以低廉劳动力成本与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到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些因素都使得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与此相对是,服务业产品相较工业制成品可贸易性较差。有些服务产品只能在固定地点供应与消费,需要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相互交流。当然可贸易服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业、IT行业即是典型。但尽管可贸易服务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在过去近20年中服务业产品无论是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还是占世界出口或进口总额比重都一直保持在20%左右。,不过与此同时,%,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中贸易扩张主要是由货物产品贸易驱动。比之世界平均水平尤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