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玄奘西游和_西游记_的创作.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长治日报/2011 年/3 月/3 日/ 第 S04 版论坛浅谈玄奘西游和《西游记》的创作潞城市第三中学杜素平 唐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的繁盛,究其原因:主要是唐太宗等几代明君的开明政策, 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挖掘了最大的潜能。玄奘——唐朝的一个和尚, 独自徒步西游,除了有超人的坚强意志外,博学多才,热爱自己的祖国,所到之处不忘宣扬国威, 并且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玄奘西游的故事流传下来,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形成了神话故事《西游记》。其实, 《西游记》是取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文学佳作。 《西游记》,特别是搬上银幕的《西游记》,是男女老少废寝忘食百看不厌的神话故事片。《西游记》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绝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出非常简单的原因:喜欢孙悟空呗,孙悟空神通广大,乐观、机智、勇敢、坚定,是每个人崇拜的英雄。人们在赞赏孙悟空的同时,在某些情节出现时,又憎恨唐僧的懦弱无能。敦不知,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玄奘西游天竺(唐僧取经)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玄奘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想就玄奘西游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谈谈《西游记》的创作。 《西游记》保留了唐僧取经故事的基本线索,但作者大胆地改造了唐僧取经故事原来的思想内容。历史人物的玄奘跟《西游记》里作为一个艺术形象的唐僧是截然不同的。历史上的玄奘姓陈,名,河南洛州人, 13 岁出家,玄奘是其法名。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藏是对佛教经典的三个部分——佛经、戒律、记述与注解的总称,通晓三藏的僧人被称为三藏法师) 。唐初,他在四川、长安研究佛教理论,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自己无所适从,决心到天竺学习佛经,研究解决关于佛教教义的一些疑难问题。 627 年他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独自西行。经过白天热风如火、夜晚寒风如刀的八百里流沙,由天山南路横穿新疆。他在路上丢失了行李,有五天滴水未沾,几乎昏死,但他战胜千难万险,穿过新疆,越过崇岭,通过中亚,于 628 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 631 年末,到达摩揭陀国,来到那烂陀寺,精心钻研佛经,声誉满天竺。 返回祖国后,玄奘师徒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 110 国、传闻的 28 国的情况。涉及地域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他把当时各国的方位、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一一写下来,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译成数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唐僧取经的故事流传至民间,但逐渐离开了史实而有了越来越多的神异的内容。到了宋代, 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说书人甚至已把它作为说话的专题。现存的《大唐三藏取经史话》便是南宋时候说书人使用的话本。 到了元代,西游取经故事有了很大发展。根据已发现的材料推断,元代至明代初年已经有比《大唐三藏取经史话》更为成熟的《西游记》话本小说,西游取经故事后来被搬上舞台。舞台上的《西游记》,孙悟空已成此剧的主角,但“神通”远不如后来《西游记》所写的那样,整个形象跟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形象有本质的区别。

浅谈玄奘西游和_西游记_的创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