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弟子特点谈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对于今天的大班额来说,好像有些不太可能。但是,面对孩子的不同特点,一种教法、一个答案,收到的效果只能是两极分化,学困生越来越多。但如果分别施教,又不太可能。如何处理因材施教与大班授课的矛盾呢。读了《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跟孔子学当老师》后,万圣师表——孔子给我介绍了他是如何因材施教的。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说明孔子的弟子中也不是一对一的教学。面对全体,孔子是如何做的?面对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先从孔子的那几个有特点的学生谈起。颜回。孔子最喜爱的学生。有了颜回是孔子作为老师的幸运。有了颜回,孔子诲人不倦才有了发挥的机会,孔子才有了大教教心的大乐。孔子讲课时,颜回几乎不怎么发言,他认真的做笔记,把老师讲的内容,把老师与其他学生的对话都认认真真记下来。好方便回家再次复习。还可以让老师的言行长留青史。是孔子最忠实的追随者。有了这样的听话的认真的学生,作为老师的孔子是怎么对待颜回的呢?如果哪天确实颜回生病没来上课,孔子便失去了上课的兴趣,甚至等到颜回病好了再说。把颜回当做自己学问、品行、道义的传人。所以孔子对颜回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自己儿子。为了能让这个优秀学生“吃得饱”,孔子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颜回。所以不管到哪里,孔子都会带着颜回。能遇到孔子这样的老师,更是颜回的幸运!读了颜回和老师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士为知已者死!老师和学生的深厚感情在这一对师徒上充分体现。我和我的学生远没有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喜欢的学生也是不少的。远不止一个!哪个班里都有一些学习认真、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的好学生。我是否能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呢?让这些优秀生变得更优秀呢?子路。对于我们濮阳人非常熟悉。有名的子路坟就在我们的附近。读了《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跟孔子学当老师》后,才了解了子路的性格特点。子路,酷似《水浒》里的李逵。但又比李逵好学上进。因为他追随的是圣人孔子,而不是山大王宋江。子路的鲁莽、直率、对老师的忠诚让这个与老师年龄差不多的学生变得非常可爱、生动。子路对于孔子是学生,又是生活保镖。虽然对孔子高深的学问理解的不太透彻,但并不妨碍他追随老师求学的决心。有时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力,还会搞些不着调的动作。如:为了证明自己也想学琴,天真的子路就带了一台琴到教室来,想给老师证明自己也会弹琴。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又是怎样对待的呢?面对同学们对子路的琴声纷纷指责时,孔子劝告大家:子路弹得比以前好多了,再练练的话,可以到我的卧室来弹给我听了。大家给大一些鼓励吧。因为怕直率鲁莽的子路惹来祸端,孔子语重心长的对子路说:倘若爱仁德,却不爱学问,就会又被人利用的弊病;爱聪明,却不爱学问,就会有放荡无根的弊病;爱讲信义,却不爱学问,就会有被人利用而且会害了自己的弊病;爱直率,却不爱学问,就会有说话尖刻、刺伤人心的弊病;爱勇敢,却不爱学问,就会有胆大妄为的弊病。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孔子教的不只是学问,更有做人的道理。正是孔子的循循善诱,才是鲁莽的子路意志坚定的跟随老师求学向上。还有一个学生就是子贡。
从孔子的弟子特点谈因材施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